还没等商鞅一行人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被裹挟着请进,匈奴单于的军帐内,单于听说,来人尽然是大名鼎鼎的商鞅,连鞋都没顾上穿好,急忙拉住商鞅的手说:老先生落难至此,晚辈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恕罪。
商鞅没有急着搭话,他此刻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此刻他们面对都是嬴驷,而单于更明白,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鞅,这就是那个让弱秦变成强秦的商鞅。单于爱才表情和喜悦溢于言表,他明白,改变部落的命运时刻到了。
李明和新宇衣着打扮也引来了一群匈奴人的围观,他们好奇打量着两个年轻人,以及他们开的这辆越野车,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和这个时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牧民们把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咿咿呀呀的比划着,但言语这东西,一放到具体的语境当中,很快,也就有了特定的交流方式,李明把车里带的零食分给了这些牧民小孩吃,很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越野车音响声,混在了一起,果然音乐是世界上最高级的语言,没有之一。
李明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看着眼前的单于大帐,由细密羊毛线编织而成,呈现出奢华而坚实的质感。帐篷的表面被漂染成深蓝色,与蓝色的天空交相呼应,在望不到边的绿色草原上,显得格外庄严。走进帐篷内部,宽敞而精致,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和艺术品,帐篷内部的顶上,绘制着一幅辽阔的草原美景、勇士的战斗和猎物的追逐都绘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帐篷中央,匈奴单于端坐在宝座上,正和商鞅先生热情讨论着什么,看的出,这场危机,就在商鞅先生云淡风轻中化解了,帐篷的地面铺满柔软的羊毛毯子,垫起来舒适而温暖。房间的角落摆放着精美的器皿,清脆的铃铛和翻飞的彩色丝带装饰着每一处角落,增添了欢快和神秘的气氛。
台下群臣们也有说有笑的,吃着煮好的羊肉,听着商鞅和单于谈笑风生,游牧民族的热情好客,让这一行出来避难的人们,感到了久违的欢乐。时不时,有几对看对眼的小年轻,彼此的眉来眼去,互生情愫,老百姓骨子里的淳朴,是不需要刻意的教化的,此刻商鞅也感受到了,这份淳朴。
是啊,我是走投无路,被迫逃难至此的,想我商鞅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一展毕生所学,把全部的心血倾注的秦国的强大,却没有为自己留下足够的退路,却阴差阳错的落到塞外,看来以后只有隐姓埋名,偏安一隅了。
单于仿佛看懂了商鞅的心思,拉着商鞅先生的手说,先生不弃,我愿意做先生的学生,励精图治,成为另一个强秦,商鞅望着单于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秦王,他的眼睛有点模糊,他已经分不清,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秦王,还是单于,不过那都不重要了,已经不重要了,人到了五十岁,想法已经不在是二十多岁的想法了,人是会变,人真的是会变得,每个人都是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改变,商鞅也意识到了,他没有直接答应单于,
而是说:我可以帮你们治理国家,但你们要答应我,我有生之年,你们绝对不能侵犯大秦,那是我毕生经营的故土。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嬴驷负我,我不能负秦,不能辜负秦国的老百姓,他们太苦了。
单于大喜:我得先生,真乃三生有幸
随磕头如捣蒜,拜师不提。
这时,李明看到这个情况,有点意外,又有点惊喜,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和商鞅一起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商君不是一直想让老白姓过上稳定的日子吗?自从单于拜商鞅为师以后,整天和商鞅、李明、新宇混在一起,由李明提议,单于和李明、新宇也搞了一个草原结义,正式结盟为兄弟,大家每天讨论着一些现代社会的理论,惊得单于目瞪口呆,当单于和商鞅坐上越野车后,更是大为惊叹。这玩意比马跑得还快,李明更是觉得可以在这广袤地方大干一场,东北遍地都是宝,这时候油气资源、矿山资源都没人开发,他隐约有种回到网络游戏新手村的感觉。
他提议让单于发动牧民规模化养殖,建立养殖棚,商鞅先生给牧民讲课,传播传统文化,就这样不觉几个月过去了,这里嫣然成为了一个世外桃源,然而,让人惊喜的不单单是这个,更让人惊喜的是,白雪夫人又有了孩子,商鞅仿佛整个人都快乐了许多,完全沉浸在游牧民族欢歌乐舞当中,只有此时此刻,他才放下了那个充满功利世俗的心,彻底让自己放松下来。
商鞅不知道,这时候,秦国国内已经乱做一团,左庶长不翼而飞,老甘龙天天吵吵要对商鞅灭族,可这下好连人影都找不见,气的天天在秦王嬴驷拉着个脸,嬴驷见了他也烦,能躲就躲,这时嬴驷的老婆魏纾,给秦王嬴驷出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