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赢虔的悉心指导下,从性格上、行动上,都更加趋向一位帝王。
作为秦王宗室的希望,嬴驷身上,承载着太多希望,而他的大伯,赢虔,也是他的老师,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和谋略家,扮演者亦师亦父的角色。可以说赢虔某些方面的性格,影响着嬴驷。也左右了嬴驷的一生。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赢虔作为秦献公的庶长子,秦孝公赢渠梁的大哥,为秦国操碎了心,他明明有争夺国君的实力,却甘心情愿辅佐自己的弟弟,真诚对待自己的兄弟。
一位至诚至性的人,更是一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比起其他诸侯国王位更替,兄弟相残,他却能主动放弃权力,放弃争斗,一心辅佐赢渠梁,支持弟弟完成他的心愿,这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他的品德显得清新脱俗。
“智勇双全扶社稷,忠贞不渝保家邦”,赢虔的一生跌宕起伏,像夜里的一束光,照亮了身边的人。
通过嬴驷,李明认识了解了赢虔,从赢虔的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秦国的过往,慢慢得他和赢虔成为了忘年交,而正是赢虔,让李明产生了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命运无力感,好多事,我们无力左右的时候,只有顺势而为,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正如这次穿越,本身就是一趟旅行,一趟南柯一梦。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忙忙碌碌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名利也罢,权力也罢,是非功过也罢,于当下的自己,又有什么好处,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李明突然在赢虔这里看开了,随着交流的深入,李明把自己想废除秦国一些严刑峻法的想法和建议,和赢虔说了。
赢虔起初是很震惊,后面,随着李明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赢虔又觉得耳目为之一新。
赢虔,包括他本人,也是这场严刑峻法的受害人,如果能够早一点遇到李明,或者和李明有一样想法的人,或许,他的命运会发生改变。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午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