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大人……”
林易看向学政苏牧,“这不过是罪士死前的胡言乱语,不必在意,学生这就将他押下去,处以极刑……”
苏牧平静地摆了摆手,带着几分戏谑的表情,盯着宁浩:“本学政自认处置的没有问题,你入圣人门下,学先圣学问,却朝三暮四修习武道,此乃不忠。”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受夫子传学,却盗窃夫子儒袍,暗中修武,因此连累书院夫子,此乃不孝。”
“我为一府学政,为圣人门下择贤纳才,凭儒术洞见真知,你却诬蔑本学政,此乃不义!”
“你……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有哪一点不值得虎头铡伺候?”
此话一出,直接钉死了宁浩的结局,无人可以反驳。
方晴雪美眸瞪的老大,娇躯微微颤抖……
韩子立更是如遭雷击。
知府宋知命微微摇头,看向方晴雪,似是有些失望,“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很有才学的后生?”
“我……”
方晴雪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因为宁浩确实修行了武道,以学政苏牧的能力,肯定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她想的一些说辞,其实很苍白无力。
“好,学政大人好口才,难怪能够从圣院中脱颖而出,成一府学政!”
宁浩赞许地点了点头,苦笑道:“幸好学政大人说的都是满嘴荒唐言,不然学生还真就背负上了不忠不义不孝的骂名,遗臭万年……”
“我有一言,还请学政和诸位大人倾听!”
“学生宁浩,应阳县本地人,家父经营一家书坊,生活谈不上富裕,但也不愁吃穿,且有富余可供学生读书求学,家父一生,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光耀门楣,像祖父那样,官至大禹三品,为国为民……”
这话一出,县衙堂中的众人,顿时就对宁浩的身份有了大致的了解。
原来是三品大员的后人,书香门第啊!
大家对宁浩的态度,有那么一丢丢的好转,并愿意继续倾听。
宁浩并没有停顿,继续说道:“然而学生自幼愚钝顽劣,行事莽撞,自知儒家学问博大精深,或许入不得圣人法门……”
“然家父平生夙愿,便是学生能够拜入书院,求取儒家真经,所以学生在明知自身悟性不够,儒道之路艰辛的情况下,仍求学于树德书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嗡~
此话一出,天地才气像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骤然波动起来。
知府宋知命、县令赵怀玉、六大书院院长、方晴雪、韩子立、韩正英等人……皆是心头剧震。
宁浩的话,竟然引动了天地才气的共鸣!
似是圣人的英灵在注视着县衙、注视着这个少年。
哪怕是学政苏牧,眉心也突兀地跳了跳。
不少人心中反复琢磨着宁浩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内心大受震撼。
他们好似看到了一个资质愚钝的儒家学士,为了求取圣人学问,百折不挠,不遗余力的追寻探索。
‘又来异象?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