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大多数企业主参观后的表情都很轻松,接下来他们连续参观了三家不同类型的工厂,模塑科技、动力机械和电子科技。
这种参观的频率过于密集,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一种原因是各工厂虽然有一定热情,但涉及核心的问题却并不给予展示。二来时间上比较紧张,线下交流的机会并不多。第三大概就是这些中小企业主的心态问题了。
被参观的企业都是省市甚至国家级重点企业,前来参观的企业主能成为其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了,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做到超越,想都不敢想。
“但是小而灵活不正是经济多样化的表现嘛。”李墨曜这样说。
贾铭章笑而不语,看得出,他在这一众企业主中还是比较抢眼的,市里的领导对他也非常客气。众诚虽然无法比肩被参观的大型企业,但在同类规模的企业里是处于头部的。
“有什么感觉?”
参观差不多进行到了尾声时,贾铭章问。
“我感觉你应该是有了一个很宏大的构想。”
“哦?”贾铭章有些意外。
“参观沈鼓的时候我看到你笑了。”
贾铭章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
“众诚目前的主要经营项目是机电设备及备件、气动液压设备、灯具及零配件,而且具备生产大型设备的能力,扩大生产后,会大大提升拓展市场的能力,所以我打算在我们先前研讨的范围外再增加几个模块,另外有一套新技术非常适合众诚。”
“哦?”贾铭章有些兴奋,他控制住渐渐急促的呼吸,看了看周围的人后说道,“一会儿到我的办公室详谈。”
贾铭章没有参加晚宴,一些企业主也离开了,抵达众诚厂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面向批量定制的自适应可重构柔性控制技术?”贾铭章瞪大了眼睛听着李墨曜的讲解。
“是沈州自动化研究最新成果,本乡本土的,技术拿来用也很方便。”
“你给我详细说说。”虽然贾铭章不了解技术细节,但从字面意思就能感受到这种技术的适用点在哪儿。
“传统制造方式在面对批量定制时,往往存在工艺规划和编程调整周期长、交付速度慢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响应需求。面向批量定制的自适应可重构柔性控制技术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实现生产系统的快速重构和自适应调整,从而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李墨曜尽量言简意赅地说明这项技术的特点,贾铭章兴奋地一拍手掌:“太好了,来的正是时候,没想到还有这种技术。”
“其实关注一下研究所的官网就可以了。”
李墨曜轻描淡写地话,倒让贾铭章闹了个大红脸,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年龄优势丝毫起不到作用。
“众诚的产品属于私人定制,核心原理差不多,但落在具体细节上有差异,每张订单,甚至同一订单的不同组成部分都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延长生产周期,有了这项技术就可以轻松的解决旧有的顽疾。SMW也会根据这一新信息加入新模块,从而实现精确的生产数字化管理。这套系统如果落成,要比沈鼓的ERP系统还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