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铭章眼里放着光,大有一副磨拳擦掌的架势,恨不得立即上马就干。
“还有一个问题。”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墨曜用的是降调,是重点标注的意思。
“什么问题?”
贾铭章现在是事务繁多,最怕节外生枝,听李墨曜说得认真,他不免有些紧张。
“就是旧厂区的问题。”
“旧厂区基本上确定保留了。”贾铭章说,“我个人也倾向于保留,但对之后的改造和发展并不乐观。”
“我有一个想法。”
“哦?”贾铭章发现这个年轻人总能给他惊喜,不知不觉已经产生了依赖感。
“我有一个客户的预案还没有做,如果能把他们拉到沈州来建厂,我会提议建在众诚的旧厂区。”
贾铭章有些不解,问道:“是什么样的企业?”
“是一家做机器人的上市公司。”
“做机器人的?用这种旧厂房?合适吗?”
一连串的问题说明贾铭章对这个方案的疑虑很大,李墨曜不紧不慢地说:“虽然是工厂,但并非是传统工厂样式。我们可以打造集工厂和文创区一体的园区模式,围绕工厂,改造后的厂房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用作企业产品展示区。你知道的,机器人那东西很有观赏性。届时我们再规划出具体活动空间。这家工厂的产品可以实地展示,就像打广告。在餐饮娱乐区,我们的设计也围绕机器人来做,即能增加园区特色,又不耽误生产。最重要的是这家工厂也使用SMW系统,与园区的运营模块完全匹配,后续的运营很有前景。目前沈州工业题材的文创园还没有这种类型的,唯一性也可以保证。”
贾铭章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改造资金问题也解决,但这件事有几成靠谱?”
“目前只能说五五开,不过我会和客户继续沟通的,如果出台的方案让他们看到好处,相信管理层没理由和钱过不去。”
事情肯定没问题,只不过贾铭章有点儿意外,他看着李墨曜试探着问:“这超出你们的运营范围了吧。”
“当然,不过想在客户前面是我们工先锋的宗旨。”
贾铭章若有所思,似乎没理由反对,只不过怎么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儿过度热情了呢?
李墨曜可不敢把在谢向明面前那套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话再拿出来了,岳扬的警告已经很严厉了,目前全国范围内搞工业软件的小型企业和团体多如牛毛,恶性竞争事件经常上演,若是被对手逮到这番言辞,说不定会闹出怎样的轩然大波呢。
只不过,事实上李墨曜已经把蓝景和众诚捏合在他的模块之下了,推出全国首个综合性文创智慧园的想法再也不能从他的大脑去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