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仅仅分田分地还不够,农村基层还得组织起来。
土司制度下,大土司下面有小土司,就像欧洲封建社会,大领主下面有小领主,每个土司山寨都是独立王国。
现在,基层以自然村寨为基础,设立行政村,一个或几个村寨设立一个行政村。
行政村的村长由村民自行选举,报乡政府备案。
下一步,需要把党组织发展到村级。
在掸邦这样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地方,将基层牢牢控制,才是政权稳定的关键。
随着土地改革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完成,新政权的组织逐渐初步成型。
政权设立到乡级,管理直达村级。
县级政府设有公安、民政、教育、财税、司法等部门。
司法部门,涉及到法律适用和司法人才的问题。
司法人才,现在不可能有科班出身的人才,只能通过集中培训,速成一批司法干部。
至于法律,因为现在掸邦的干部大多数是汉人 ,干脆暂时适用民国的民商法和刑法。
待政权稍微稳定下来,经济发展就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
朱江提出了一个五年计划的思路,然后叫陈明礼组织财政部制定具体计划,然后交由政协会议审议通过。
五年计划的内容是,在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一年期间,有计划按步骤实行一系列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行动。
具体包括:
一、在掸邦北部继续种植大烟的前提下,在掸邦南部地区开展替代种植,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和橡胶甘蔗种植,力争实现粮食自给;
二、烟土纳入特殊行业,简称一号,在财政部下面专设一号管理委员会,由陈明礼亲自担任一号管委会主任,管理烟土的种植、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
朱江采纳后世坤沙的办法,自己加工烟土,还取一个品牌名称,就叫萨尔温江。
烟土的加工和销售从现在起转入地下,从业人员进入最严格的保密状态。
朱江知道,金三角的毒品问题迟早会引起美国的注意,在美国还没有开始打击之前,最大限度的从烟土上获取利润,为掸邦的经济建设积累资金。
三、发展橡胶制品加工工业和制糖业。
朱江的设想是发展轮胎产业,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轮胎品牌。轮胎产业的技术难度相对于汽车产业要低很多,先从轮胎产业起步发展工业。
四、发展纺织行业。五十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将纺织行业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外转移,掸邦不缺劳动力,可以引进纺织行业,而且,这一行业至少可以做几十年。
五、建立军工企业,做到自己能够生产各种枪支和几种火炮。
六、大力发展教育,五年内,在每个县设立一所高中,每个乡设立一所初中,每个行政村设立一所小学,在景栋设立一所综合性大学,里面含师范教育和医学教育 ,设立一所职业技术大学,所有的学校实行汉语和傣语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