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邦并未宣布独立,现在的战争是内战。就是打到仰光,占领整个缅甸,也还是内战。
内战并不需要理由,但掸邦革命军的还是继续用东枝惨案之后的理由,即仰光政府是残暴邪恶的反动政府,在东枝犯下反人类罪,掸邦革命军是吊民伐罪。
301旅穿过比劳山脉,来到帕安。
两千多人的部队,将帕安城合围。
为防止守军从江边逃走,301旅首先占据江边码头,切断了守军的逃跑路线。
一年之前,301旅在这里,协助帕安守军击退克伦独立军,现在,城内还是缅甸政府军东南军区驻军,包围帕安城的则变成了掸邦革命军301旅。
东南军区的负责人还是吴敏温准将。
吴敏温准将派人出城,到301旅进行交涉,希望掸邦革命军解释包围帕安城的原因。
刘富贵亲自接见吴敏温的来使,告诉他说,东枝大屠杀暴露了仰光政府的反动本质,掸邦革命军根据全缅甸人民的意愿,决定推翻仰光政府,消灭仰光政府下面的军队,所有仰光政府所属军队,一律需要放下武器,如遇抵抗,掸邦革命军将予以歼灭。
刘富贵请来使转告吴敏温,只要部队放下武器,掸邦革命军保证投降士兵的人身安全,并允许离开帕安。
是战是和的选择,现在又到了吴敏温准将面前。
东部军区在东枝城全军覆没的消息,吴敏温是知道的。
而东南军区的实力还远远不如东部军区,作战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经过分析发现,投降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于是吴敏温再次派人到301旅谈判。
政府军表示愿意投降,希望掸邦革命军能够让他们过江。
刘富贵表示同意,但条件是投降的政府军士兵,需在掸邦革命军的押送下渡过萨尔温江。
而且吴敏温准将会是最后离开的一个人。
原因无他,掸邦革命军要顺势渡过萨尔温江,然后向直通城方向进军,控制孟邦沿海地区。
放下了武器的政府军士兵,准许他们前往仰光。
孟邦就是两个县,直通县和毛淡棉县,首府是毛淡棉。
于是301旅兵分两路,一路西渡萨尔温江,然后朝西进军,顺利占领直通城,接管了直通的政府机构。
孟邦这地方,孟族和缅族各占百分之三十多,还有百分之十几的克伦族,少数勃欧族和傣族,没有汉人,这里的通用语言甚至不是傣语,而是缅语。
掸邦革命军在这里可谓没有任何群众基础。
在整个东南方向都是如此,以后需得大规模移民。
既然是这样,那德林达依省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301旅另一路,沿着萨尔温江朝南进军,直奔毛淡棉。
帕安到毛淡棉,有五十公里距离,江边有公路,后世就两小时车程,301旅花了两天时间赶到。帕安到毛淡棉之间有航运,但无法运送大规模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