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关于督邮徐毅的生平记载极少,只知其曾担任督邮一职,在任职期间生病,华佗曾前往探视诊治。目前没有更多史料能明确其具体的生平事迹和其他经历。
督邮在汉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监督
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各县,对县令、县丞等地方官员的行政管理进行监督,查看其是否履行职责,有无贪污腐败、怠惰懈怠、失职渎职等行为,及时纠正并上报太守。
传达政令
负责将太守的教令、政令等传达给各县乡,确保地方行政事务的顺利开展和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也将县乡的情况反馈给太守,起到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
司法管理
兼司狱讼捕亡,有权审理案件、查验刑狱,对地方的司法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检查案件的审理是否公正、合法,追捕逃亡的罪犯等,维护地方的法律秩序。
赋税征收
催缴租赋,督促各县按时足额地征收赋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对于拖欠赋税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治安维护
加强与地方官员的沟通,掌握当地的治安情况,对于存在的治安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协助地方官员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保障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教化
在巡视过程中,督邮还可以发表一些言论,倡导勤俭治国、孝悌忠信等社会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华佗(公元145年左右—约公元208年),字元化,又名华旉[f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医学家,中国中医外科学创始人,和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精于内、外、妇、儿科,尤为擅长外科,他研制出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开创中国全身麻醉法实施手术的先河,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重视运养结合,创编的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强身健康、未病先防的功效,至今长盛不衰。在医学思想上,华佗遵从于“天人相应”的思想观点,从而提出了“阳常宜盈”和“脾胃说”的医学理论,强调脾胃是后天之根本,要想身体健康首先就是养好脾胃。这番论说被后世的易水学派和补土派分别奉为经典。华佗首创脏腑辨证的雏形,即论内伤杂病、虚实寒热,均从人体五脏六腑出发。这套体系,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华佗因为在外科、麻醉学及运动医学上的贡献,被美国学者尊称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氏。
华佗早年曾在徐州游学,精通经书,沛相陈珪曾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为下属,华佗兼推拒不就。
华佗乃是一位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的神医,其对医药之精通可谓登峰造极。他在治病时,所选配药种类寥寥无几,但却能精准地拿捏每种药物所需的分量,信手一抓便能分毫不差。其所开之药方更是犹如灵丹妙药一般,往往能够做到药到病除,令人啧啧称奇。
若是遇到需要针灸治疗的病症,华佗亦有妙招。他通常仅需在患者身上灸一两处穴位即可,且每处穴位施灸次数绝不超过七八次。如此这般,那病痛便能立竿见影地得到消除。而当那细长的银针缓缓刺入穴位之时,如果病人感觉酸胀麻木,华佗则会毫不犹豫地迅速拔出银针。就在这一刹那间,仿佛病魔已被驱离,病者已然痊愈。
然而,倘若遇上那些顽固的疾病,诸如肿瘤之类在体内结块生长,使得上述常规疗法难以奏效之际,华佗便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动手术割治。在此之前,他会精心调配一种名为“麻沸散”的神奇药剂,并让病人饮下。待药效发作,病人陷入全然无知觉的状态之后,华佗才会小心翼翼地操起手术刀,开始为病人割除病灶。手术过程中,他手法娴熟,游刃有余,将那病灶之处清理得干干净净。随后,他又细致地缝合好腹壁,再敷上特制的药膏。经过短短四五日时间的调养,病情便会明显好转;不出一月,病人便可彻底恢复健康,重获新生。
华佗一生专注于行医治病之事,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江苏到山东,自安徽至河南,皆留下了他救死扶伤的身影。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他成功治愈了当时无数的疑难杂症,声名远扬,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医圣,备受敬仰与赞颂。
彭城国(今江苏徐州市)国相夫人夜里入厕,手被毒虫蜇伤,痛得难以忍受无法入睡。华佗叫人把水烧热,让她把手伸在热水中,终于得以安睡;旁边的人不停换水,以保持水的热度。第二天,国相夫人手上的疼痛即完全消除。
曹操患有头风病,每次发病,心中慌乱眼冒金星。听说华佗大名后,召他为自己治病。华佗用针扎膈俞穴,立刻就缓解了曹操头疼的症状。
某郡有两位叫倪寻和李延办事员,曾同住在一起,两人都出现了头痛和身体发烧的症状。华佗说:“倪寻,应当使用泻下的药物排除体内的结滞;李延,则要让身体发出汗来。”有人问道为什么两者症状一样但治疗方法不同时,华佗解释道:“虽症状一样,但倪寻属于外实,李延属于内实,所以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随即分别给两人配药,第二天早上两人就恢复如常。
盐渎县的严昕和几个人一起等候华佗,华佗到来后,看了看严昕然后问道:“您身体好吗?”严昕说:“和平常一样。”华佗说:“您的面部出现了急病的征兆,千万不能多喝酒。”严昕等人和华佗交谈结束后告辞回去,刚走出几里,突然头脑一阵眩晕,然后从车上掉了下来,周围的人赶紧将他重新扶上车,送回家中,没想到第二天夜里严昕就因急病去世了。
军队一个叫梅平的办事员生病后,被上级除名要求回家休养。他家住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走至离广陵还有二百里时,他去到一位亲戚家借宿,正好遇见华佗。华佗听闻梅平的症状后,感叹地说道:“您要是早点碰到我就好了。如今病势已不可缓解,还不如早点赶回家,和家人再见一面。五天后就会死亡。”梅平立即动身朝家赶,后来一切如华佗所说。
华佗在路上遇见一个咽喉阻塞的人,想吃东西又咽不下去,家人正打算带他去就医。华佗听见他的呻吟声,停下来前去探视:“刚才我经过的地方有个卖饼的店铺,那里有蒜泥调和的酸醋,买三升让他喝下,病自然就好了。”病人喝下酸醋后,立即吐出一条长条形的寄生虫。他们把它悬挂在车架上,赶着车去拜谢华佗。那时华佗还未回家,家中的孩子在门口玩耍,看见来人,说道:“这些人好像碰到了我家公公,一看车旁边挂的东西就知道。”那位病人进屋后,看见华佗家里的北墙上悬挂着几十条这样的长条形寄生虫。
有一个郡太守生病了,华佗认为必须让此人大发怒气才能痊愈,于是要了他很多财物却不给他治病,还偷跑了,跑下还留下一封信把太守痛骂了一顿。太守勃然大怒,命令下人追杀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内情,拦住下人不准去追杀,太守一时间愤怒到极点,猛地吐出几升黑血,病也就好了。
广陵郡太守陈登时常感到胸口烦闷,面色发红,不思饮食。华佗诊脉后道:“您经常吃生腥食物,食物中的寄生虫聚集在您的胃里结成了肿毒,是多吃。”随即煎好二升汤药,让陈登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喝下剩下的一升。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陈登吐出了三升多的虫子,红头,躯体还会动,上面还附着半截切细的生鱼肉。吐出来后,陈登顿时感到轻松了,但华佗又说道:“这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只有遇上好的医生才能治好您。”三年后,陈登果然再次发病,可惜华佗不在,陈登不治而亡。
话说那军中办事员李成,整日咳嗽不止,这咳嗽声犹如阵阵惊雷,扰得他昼夜都难以入眠。不仅如此,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咳出令人作呕的脓血来。这般状况,可真是让李成为之痛苦不堪。
无奈之下,李成只得四处求医问药。听闻华佗医术高明、妙手回春,他便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匆匆地前去求救。华佗见到李成后,一番望闻问切,面色凝重地说道:“您所患之病症乃是肠痈,这咳吐出的脓血并非源自肺部啊!不过莫要惊慌,我可为您开具两份药剂。待您服下之后,定会吐出多达二升的脓血。此后只需精心调养,约莫一个月之后,便可尝试着慢慢活动身体。只要好生将息爱护自己的身子骨,不出一年,定能恢复往日的健康体魄。然而需谨记,十八年之后倘若稍有轻微复发,务必继续服用此药剂,方能迅速痊愈。但若届时不肯服药,恐怕仍会有性命之忧呐!”
听了华佗这番话,李成心中总算稍稍安定下来。他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了药剂。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吐出脓血。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成的病情逐渐好转起来。大约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