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五六年。就在这时,李成的一位亲戚也不幸患上了和他当年一模一样的病症。眼见亲戚饱受病痛折磨,李成心生怜悯之情,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当初剩下的那份药剂送给了亲戚。那位亲戚服用后果然也是药到病除,很快就康复如初。为了表达对华佗的感激之情,这位亲戚特意长途跋涉前往华佗的家乡去求取更多的良药。
怎奈天不遂人愿,当亲戚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华佗故乡时,却得知华佗早已身陷囹圄,被关进了大牢之中。由于无人能再开出与之前相同的药剂,这位亲戚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日子依旧平淡如水般流逝着,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曾经以为已经彻底摆脱病魔纠缠的李成,突然发觉自己的旧疾再度复发。望着空荡荡的药罐,想起华佗当年的告诫,李成心急如焚。可惜此刻已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由于没有对症的药物可供治疗,李成的病情日益加重。终于,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李成含恨离开了人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东阳县(今安徽天长市西北)陈叔山的小儿子两岁时经常腹泻哭啼,日渐瘦弱,他问华佗是什么原因。华佗说:“孩子在母亲体内时,母亲阳气收敛,乳内虚冷。孩子袭了母体的寒气,所以不能及时痊愈。”华佗开了自制的四物女宛丸,连续服药十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
话说这日,曹操得知其亲属身患重疾,病情危急,心急如焚之下赶忙传唤神医华佗前来诊治。华佗接令后不敢怠慢,迅速赶往曹府。然而,待华佗仔细诊断之后,却发现此病症颇为棘手,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药到病除,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精心调理与持续治疗方可有望痊愈。
时光荏苒,华佗离家已有些时日,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起来。终于有一日,他再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遂寻得一个借口,声称自己的妻子病重,亟待照料,匆忙向曹操告假返回家乡去了。
自华佗离开之后,曹操的亲属病情依旧不见明显好转,曹操心中焦急万分,屡屡派遣使者前往华佗家乡催促其速速归来。怎奈华佗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迟迟不愿回到曹营继续为病人医治。即便后来曹操直接下达命令,让当地郡县派出专人将华佗强行遣送回府,华佗竟然也毫不理会,依旧我行我素地滞留在家中。
曹操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心想这华佗莫非是有意戏弄于他?于是当即又派手下亲信前去华佗家中一探究竟,查明真相。临行前,曹操严令道:“若那华佗所言属实,其妻子果真病重不起,你们便赐予他四十斛小豆,好让他安心照顾家人,同时再宽限些日子让他处理家事;但若华佗胆敢谎报实情,定要将他即刻捉拿回来!”
不多时,派出去的人便快马加鞭赶回曹府复命。原来经过一番探查,他们发现华佗的妻子身体康健,根本没有生病之象。显然,华佗之前所说纯属谎言。曹操听闻此言,气得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好个华佗,竟敢欺瞒本丞相!来人啊,速将这狂妄之徒抓捕归案!”
就这样,华佗很快被五花大绑,塞进囚车之中,一路押解至许都。面对曹操的质问,华佗虽心知肚明自己罪责难逃,但仍试图辩解几句。然而此刻的曹操早已怒火冲天,哪里还听得进去华佗的只言片语。最终,曹操不顾众人求情,毅然决然地下令将华佗处死。一代神医就此陨落,令人扼腕叹息。
华佗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绝望与无奈。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珍贵无比的医书,宛如捧着自己一生的心血结晶一般。他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向看管监狱的小吏,声音沙哑而颤抖地说道:“此乃老夫毕生所学之精华,若能传世,必可造福苍生,请您收下吧!”然而,那小吏却满脸惊恐之色,连连后退,摇头摆手拒绝道:“华神医啊,不是小人不愿帮忙,实在是不敢违抗上头的命令啊,万一被发现,小人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华佗听闻此言,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瞬间破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他仰头长叹一声,眼中泪光闪烁,喃喃自语道:“罢了罢了,既然无人愿意传承此书,留它何用?”说罢,他毅然决然地拿起身旁的火把,点燃了那卷承载着无数治病救人良方的医书。刹那间,熊熊烈火吞噬了整部医书,化作片片灰烬随风飘散。
华佗去世之后,太祖曹操的头风病便如恶魔般时常发作起来,且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和痛苦不堪。每当头痛欲裂之际,曹操总会想起华佗曾经妙手回春的医术,不禁懊恼万分地叹息道:“唉,唯有华佗才能治好吾之顽疾啊。想来此人定是居心叵测,故意留着我的病根,妄图以此要挟于我。即便当初我未杀他,恐怕他也绝不会真心替我根除这病根的。”
时光荏苒,不久后曹操最疼爱的爱子曹冲突然身患重病,病情急剧恶化,危在旦夕。尽管曹操遍寻名医,用尽各种名贵药材和珍稀疗法,却始终无法挽回曹冲幼小的生命。看着心爱之子在病痛折磨下渐渐失去生机,曹操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此刻,他终于意识到当初错杀华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悔恨交加地自责道:“都是朕一时糊涂啊,竟亲手断送了华佗的性命,如今害得冲儿也无辜丧命……”然而,再多的懊悔也已无济于事,一代神医华佗已逝,其子曹冲亦长眠地下,留下的唯有无尽的遗憾与伤痛。
作为广学博闻的医者,华佗不仅对医学理论有独特的见解,同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多门学科。医学理论上,华佗提倡天人相应的理念,创脏象学说,完善三焦气化学说。内科上,华佗分析病因病机,在脏腑辨证体系上探寻病源,再从本而治。针灸学科上,华佗创立了华佗夹脊穴、绘制脏腑经络图像初步建立起经络循行图谱、主张针灸药综合治疗等。在华佗的所有成就中,当属外科手术、麻沸散及五禽戏,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最深,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外科学的鼻祖、药物麻醉术的先驱、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首创者”。
麻沸散是华佗在精研前代医学典籍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用于战争、暗杀或其他活动中运用“迷药”的经验,配合人在醉酒时所表现出的沉睡状态后,反复实验、长期摸索而发明出的一种酒服麻醉剂。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也是外科医学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华佗采用麻沸散,将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后,先后成功实施了开切肠、剖腹取胎、切除大肿瘤等大型手术,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适用范围和疗效,并且,使中国使用麻醉剂的历史比西方提前了将近1600多年。麻沸散的处方未能流传于世,但它对麻醉学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后世医家在华佗麻沸散的影响和启迪下,结合临床经验,创造出不少新的麻醉药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推动了中国麻醉学的向前发展。华佗的麻醉术还曾流传到朝鲜、日本、摩洛哥等地。公元九世纪,阿拉伯医学进入全盛时期,其中的外科手术,正是因为引用了华佗的麻醉术而得到发展。
华佗重视养生导引之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编出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从而开创运动医学的先河,被人们誉为“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首创者”。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每一禽戏都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而设计,如虎练骨、鹿练筋、熊练脾胃、猿练心、鸟练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五禽戏自问世以来,在民间长盛不衰,直至今日仍是很多人强身健体的首选项目。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现在的五禽戏衍生出二十余种不同的流派,各具风格但殊途同归。
天人相应
华佗重视“天人相应”的观点,主张人体虽受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影响,但机体亦有适应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完成自身生命活动的过程。只要掌握并适应了这条规律,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不能适应自然界变化而出现的病变,华佗认为还是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积极探求病源,采取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措施,从整体出发,秉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从本求治,才能达到“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的目的。
运养结合
华佗对“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尤为重视,他提倡养生导引,以增强人的体质;同时,华佗意识到运动对人的健康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提出“譬如户枢,终不朽也”的着名论断,从而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轶事典故
漆叶青黏散
樊阿追随华佗学医,向华佗讨教可以服用而且对人体有好处的药方,华佗给了他一方漆叶青黏散。漆叶末一升,青黏末十四两,坚持服用可以去掉三种体内寄生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健,头发乌黑。樊阿听从华佗的话,活了百余岁。
试医丢命
华佗行医时经过一个布店,布店的学徒想考验一下华佗。正好学徒刚吃过饭,见华佗走近,他一个翻身,跳进柜台,两手捂着肚子,摇头打滚地哀号起来,布店老板忙请华佗进店为他诊治。华佗看了看学徒的气色,又切了切脉,完了后,脸色一沉,痛惜地对老板说:“无救了,准备后事吧!”老板明知学徒是在装病,他又故意追问道:“华先生,你看这小子还有多少阳寿?”“捱不过今夜子时!”说罢, 华佗叹息着离去。他刚一转身,布店老板就在背后冷笑道:“哼,都说他是神医,我看只是徒有虚名!”然后他转过身,对学徒说道:“好了,别装了,快起来吧,人都走远了!”可不管他怎么叫唤,那学徒依旧一个劲地在地上翻来覆去地号叫,还有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原来他刚才假装疼痛、翻腾打滚时用力太猛,挣断了肠子,难怪华佗说无救了。
刮骨疗伤
关羽在攻打樊城时,用言语挑衅曹仁,曹仁大怒,令部下齐发毒箭。曹兵万箭齐发,一支毒箭正好射中早关羽的右臂。神医华佗被请来为关羽治伤。华佗在查看过关羽的伤势后,认为要想痊愈、不留后患,必然划开皮肤,用刀刮去附着在骨头上的毒素。华佗提出,先在一清静处立一木头,上面钉一只大环,让关羽将伤臂穿于环中,并用绳索紧紧系住,再取厚被蒙住将关羽的头脸,然后才动手疗毒。关羽听后,不以为然,认为此种痛法不足为惧。他让关平备下酒,叫马良陪他对弈,一边喝酒下棋,一边让华佗实施手术。关羽的右臂鲜血淋漓,脸上虚汗淋漓,手中的棋子掉了下去,但仍咬牙不出声,只将掉落的棋子拾起,继续下棋。华佗刮骨,关羽喝酒,一壶酒还没喝完,华佗已经将药敷好、包扎上了。当手术完成,关羽设宴款待华佗,华佗不受,只留下一帖药剂后辞别而去。
狗腿治疮
魏国有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因为右膝长了一个脓疮,常年脓水不绝,所以过了嫁娶的年龄,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华佗看过她的腿后,吩咐姑娘的爹道:"派人一边骑马,一边牵着狗跑三十里路。回来后,趁狗的身子还在发热时,截下它的右脚,贴在疮口上。"姑娘的父亲依照华佗所言去做。不一会儿,就看见一条红色的像蛇一样的东西从疮口中爬了出来,钻进狗的右脚里。自那东西出来后,姑娘的腿渐渐痊愈了。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沛国谯县人。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妇儿针灸各科,首创麻沸散用于手术,创编“五禽戏”助养生。曾为曹操治病,后因思乡不归被处死。其医术成就高,行医济世,对中医外科贡献巨大,在医学史上地位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