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徐氏略记 > 南朝宋大臣徐佩之

南朝宋大臣徐佩之

时至义熙十四年(公元 418 年),刘裕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派遣自己的心腹亲信王韶之前去将晋安帝缢杀身亡。随后,又另行拥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宗登上皇位,史称晋恭帝。就在第二年,刘裕更是果断地将自己所属宋国的国都迁移至寿阳(即如今的寿县)。如此一来,他便能更为便捷地掌控整个朝堂局势,距离实现自己的帝王梦也就更近了一步。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刘裕心怀壮志地将群臣们召集至皇宫之中,设宴款待众人。宫殿内华灯初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群臣们纷纷入席,气氛热烈而融洽。

酒过三巡之后,刘裕微微起身,举起手中的酒杯,环顾四周,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想当年桓玄篡位之时,晋朝皇室惨遭覆灭,国破家亡,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吾挺身而出,率领正义之师,历经千辛万苦,方才得以复兴晋室。这些年来,朕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终于平定了这动荡不安的四海,成功地将皇室保全下来。然而如今,朕年事渐高,已然享尽了这世间的荣华富贵。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凡事皆不可太过圆满,否则难以长久安宁啊!因此,朕有意将这爵位归还于当今圣上,然后返京颐养天年。”

在座的众部下听闻此言,起初并未领会其中的深意,他们只当是刘裕一时感慨,于是纷纷举杯,齐声赞颂刘裕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一时间,赞扬之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宫殿。

酒宴散去之后,群臣们陆续离宫而去。唯有中书令傅亮独自一人留在原地,若有所思。待其他人走远之后,傅亮突然如梦初醒般领悟到刘裕刚才那番话背后所蕴含的别样意图。他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宫门快步走去。

当他来到宫外时,夜幕已经降临,宫门也早已紧闭。但傅亮心急如焚,顾不上许多,连忙上前敲响了一旁的小门,并请求拜见刘裕。守门的侍卫不敢怠慢,赶忙将此事传入宫中。不一会儿,便得到了刘裕准许傅亮进宫晋见的消息。

傅亮匆匆走进宫内,见到刘裕后,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认为应当尽快返回京城。”刘裕看着眼前这位聪慧过人的臣子,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傅亮已然洞悉了自己的心思。于是,刘裕微微一笑,轻声问道:“那么,卿此番回京,打算带多少人马呢?”

傅亮说:“有几十个就够了”。傅亮回到京城,逼晋恭帝下诏把刘裕召回京。次年,傅亮经过和刘裕的密谋,入宫进逼晋恭帝举行禅让大典,把帝位让给了刘裕。

傅亮起草好禅让的诏书,逼晋恭帝填名盖上玺印。刘裕作了皇帝,仍然以宋为国号,历史上称南朝宋武帝。

宋武帝封傅亮为太子詹事、建成县公,诰命诏令都由傅亮一手包办,权倾朝野,无人能及。

他对刘宋王朝可谓忠心耿耿,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但这一次,在江陵迎驾的过程中,他却倍感处境的尴尬,世路的艰难。

在踏上归京之路后,傅亮的心绪便如同那滔滔不绝的大江之水一般,汹涌澎湃且永不停息地翻腾着。随着行程的推进,当他们终于抵达浔阳之时,傅亮凝视着那个曾经见证过蔡廓辞别上岸的古老渡口,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犹记得那时,蔡廓临行前曾郑重其事地对他发出警告,那些话语犹如警钟长鸣,至今仍在他耳畔回荡。而此时此刻,由这声声告诫引发开来,傅亮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出当年武帝临终之际的场景——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以及他本人一同跪在病榻之前,恭敬地接受先帝遗诏。

自那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也开始在傅亮的记忆深处逐渐清晰起来。先是营阳王继位后的种种荒诞行径,以及其身旁那群小人的胡作非为;紧接着便是宜都王在江陵时满脸泪痕、悲痛欲绝的模样……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在他眼前闪现,仿佛深深烙印在了他的灵魂之中,无论如何努力想要忘却,却始终挥之不去。

夜幕悄然降临,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傅亮独自一人置身于这空荡荡的房间内。微弱而摇曳不定的烛火轻轻跳动着,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之上,显得格外孤独与凄凉。在这片孤寂之中,傅亮提起笔来,蘸满墨汁,将自己多日以来内心深处的所有感受化为文字,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名为《慎演论》的文章,以此来宣泄那份深埋心底的无奈与无助之情。

他又作诗三首,其一有悔惧之意:

“知止道攸[yōu]贵,怀禄义所尤。四牡倦长路,君辔[pèi]可以收。”

浩渺无垠的船队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波澜壮阔的长江江面上缓缓前行,已经航行了整整二十三个昼夜。这一路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天气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风雨交加更是家常便饭,还有那险峻的河滩和湍急的江流,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船员们的勇气和技艺。然而,这些艰难险阻对于这支庞大的船队来说,都只是前进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罢了。

终于,在八月八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朝中群臣纷纷齐聚于城西的新亭,恭迎圣上的归来。这座新亭位于如今南京市的西部,临近江畔,倚山而建,作为一座坚固的城垒,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也是交通要道之一。

在庄重肃穆的迎拜礼仪进行到中途时,心急如焚的司空、录尚书徐羡之终于找到了一个短暂的空隙,得以与分别将近两个月之久的尚书令傅亮相见。此刻,那位一向以儒雅风度着称的傅亮出现在众人眼前,但他的面容却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没有丝毫的喜怒哀乐之情。

徐羡之迫不及待地凑近傅亮,压低声音问道:“陛下如今究竟像哪位先皇呢?”显然,这是他最为关切的问题。只见傅亮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答道:“依臣所见,陛下之才德远在晋景帝和晋文帝之上。”这里所说的晋景帝和晋文帝,乃是司马晋时期被追尊的两位先皇——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他们与其父司马懿一起,被誉为晋朝的三位开国始祖,其功绩和威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既如此,必能明了我等赤心!”徐羡之满脸自信地说道,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然而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傅亮微微动了动嘴唇,轻声吐出了一个词:“未必。”声音虽小,但还是被耳尖的徐羡之捕捉到了。

徐羡之一愣,脸上露出疑惑之色,显然没有听清傅亮所说的话。他不禁凑近傅亮,问道:“傅大人刚才说了什么?可否再说一遍?”傅亮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似乎并不想多做解释。徐羡之见状,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十日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在拜谒了蒋山那气势恢宏的先帝陵墓初宁陵之后,宜都王在众多官员的簇拥和陪同下,缓缓地向着城南秦淮河北侧的中堂走去。一路上彩旗飘扬,鼓乐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当宜都王踏入中堂时,只见满朝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旁,恭恭敬敬地等候着。他们一个个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持笏板,神情肃穆。待宜都王登上宝座后,百官们纷纷上前进献玉玺。宜都王按照惯例先是推辞了数次,表示自己德薄能鲜,难以担当重任。但在百官们的再三恳请之下,最终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代表着国家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玉玺。

紧接着,一切仪式依照规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好了法驾,宜都王乘坐着装饰精美的马车,从大司马门进入皇宫。新帝刘义隆终于走进了太极前殿,正式即位称帝。这一刻,整个宫廷内外都洋溢着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随后,新帝刘义隆颁布诏令,大赦天下,以示恩德。同时,将年号由原来的景平二年改为元嘉元年(公元 424 年)。至此,年仅十八岁的刘义隆,作为宋武帝刘裕的第三个儿子,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帝王生涯,肩负起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任。

地位尊崇,不报皇恩,起兵反抗终究灭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浣碧在钮祜禄氏做嫡女天才药剂师在边缘星开荒华夏神农科幻武侠之星际剑侠传虫族上将的雄主脾气不好末日:异能之星辰开启嘴炮法医和小宝警花穿越之盛世医妃林晚网王:颠覆剧情第五人格: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