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河县,有个名叫苏羽的年轻书生,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独自一人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他才情出众,写得一手好字,画技也十分精湛,平日里靠卖字画勉强维持生计。尽管生活艰苦,但苏羽为人善良,心怀赤诚,对未来始终抱有一丝希望。
一日,苏羽像往常一样进山打柴。他背着柴禾下山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风云突变,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苏羽没带雨具,瞬间被淋成了落汤鸡,他用手遮着脸,在雨中艰难地前行。山路湿滑,苏羽一个不留神,脚下一滑,失足滚下了山坡。
不知过了多久,苏羽缓缓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柔软的床上,身处一个豪华的洞府之中。他刚想起身,却感到浑身疼痛,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了伤。这时,一位容貌绝美、肤如凝脂的女子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同样长得秀丽动人。
苏羽见状,受宠若惊,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女子连忙上前阻拦,轻声说道:“公子莫要乱动,你伤势未愈,需好好调养。”说罢,她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造型奇特的银碗,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汤药,“公子,这是我特地为你熬制的,快喝了吧,对你的伤势有好处。”
苏羽接过汤药,一饮而尽,只觉得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精神也为之一振。他感激地向女子道谢,并询问这是何处。女子却只是微笑着,并未作答,只是叮嘱他好好养伤,随后便带着婢女离开了。
在洞府中养伤的日子里,苏羽与女子渐渐熟悉起来。女子名叫灵瑶,她的温柔善良、美丽大方,让苏羽心生爱慕。苏羽常常想,若能与灵瑶结为夫妻,哪怕让他付出一切代价,他也心甘情愿。然而,看着灵瑶的一身华服,再想想自己家徒四壁的窘况,苏羽不禁感到自惭形秽,他深知自己与灵瑶之间,犹如云泥之别,这段感情,恐怕只能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想到这里,苏羽的心中满是失落与惆怅。
一天,苏羽正在房中暗自伤神,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一个妇人愤怒的声音传来:“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许带陌生人回来,你怎么就是不听!万一惹出麻烦怎么办?现在立刻让他离开!翠儿,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他赶走!”
“是,夫人。”婢女翠儿的声音传来。
不一会儿,灵瑶和翠儿走进了房间。翠儿刚要开口,灵瑶摆了摆手,神色黯然地对苏羽说:“公子,你的伤势已经痊愈,也该离开了。”
苏羽心中一痛,他鼓起勇气问道:“小姐,敢问你可曾婚配?小生对小姐一见钟情,日后定当登门提亲。”
翠儿一听,顿时怒目圆睁:“你这登徒子,竟敢对我家小姐无礼!”说着,便要将苏羽往外推。
苏羽无奈,只好离开了洞府。他一步三回头,心中满是不舍,可当他再次回头时,却惊讶地发现,洞府竟然消失不见了,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回到家中,苏羽整日茶饭不思,脑海中全是灵瑶的身影。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很快便病倒了。由于他家境贫寒,平日里亲戚们就很少往来,如今他病倒在床上,更是无人问津。苏羽孤零零地躺在床上,气息奄奄,觉得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就在苏羽绝望之时,灵瑶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苏羽又惊又喜,挣扎着想要起身。灵瑶凄然一笑,轻声说道:“公子,我叫灵瑶,这次是瞒着母亲偷偷跑出来的。她若知道了,定不会轻饶我。公子,你若想娶我,就努力考取功名,到那时,你再来提亲,我定会等你。”说罢,她拿出一颗药丸,喂苏羽服下,随后便匆匆离开了。
苏羽服下药丸后,病情逐渐好转。从那以后,他发愤图强,日夜苦读诗书,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考取功名,迎娶灵瑶。
半年后的一天,苏羽正在家中专心读书,翠儿突然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求苏羽救救一只老狐狸,说那只老狐狸被外村的一个猎户捉住了,性命危在旦夕。
苏羽连忙扶起翠儿,接过她递来的一锭银子,匆匆赶往猎户家。他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猎户的住处。只见院子里的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硕大的黄色狐狸,旁边一只凶猛的猎犬正对着狐狸狂吠。狐狸蜷缩在笼子里,吓得浑身发抖,看到苏羽,眼中竟流出了泪水。
苏羽说明来意,猎户看到银子,喜笑颜开,爽快地打开了笼子。苏羽带着狐狸来到野外,将它放归山林。他发现狐狸受了伤,便在附近采了些草药,用石头捣碎,敷在它的伤口上。狐狸望着苏羽,目光中充满了感激,随后缓缓走进了深林。
苏羽救了狐狸后,心情格外舒畅。此后,他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经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是个善良的好小伙。
又过了两个月,一天夜里,外面下着大雨,苏羽正在灯下读书,翠儿突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她神色慌张,再次向苏羽求助,说她们一家今晚有大难,希望苏羽能救救她们。
苏羽大惊,连忙询问该如何帮忙。翠儿告诉他,只需让她们的主人在苏羽的屋里躲一晚,便可躲过一劫。苏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心中还暗自期待着能再次见到灵瑶。
翠儿离开后不久,一位衣着华丽的老妇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苏羽的茅屋。苏羽一眼便认出,这位老妇人就是上次训斥翠儿的人,想必就是灵瑶的母亲。他连忙向老妇人施礼,老妇人微微点头,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