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宋苏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学习中成长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在学习中成长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自有它独特的意义,苏重一点也不敢小觑。

宋时的教学课程包含《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苏门学府为蒙学教育,挑选了《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以及后面的五经六艺,在中级班与高级班增设了自然与地理的课程。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论语》:一,学而篇;二,为政篇;三,八佾篇;四,里仁篇;五,公冶长篇;六,雍也篇;七,述而篇;八,泰伯篇;九,子罕篇;十,乡党篇;十一,先进篇;十二,颜渊篇;十三,子路篇;十四,宪问篇;十五,卫灵公篇;十六,季氏篇;十七,阳货篇;十八,微子篇;十九,子张篇;二十,尧曰篇。

------

不管是《论语》亦或是《孟子》,都具有它特定的思想意义,引导人们修身养性,注重德行、操守——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应遵循的基本道德-----

苏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对这些古文知识的热忱。对于四书五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要想真正吃透、弄懂,确实需要大量的精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苏重感觉,自己的思想厚度得到了提升,而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言文字似乎不再那么令人厌烦;在学习的过程中,苏重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沉淀,他就像一块海绵,在不断的吸收,然后努力消化-----儒学的思想体系之所以传承千余年,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只因为他里面所包含的许多思想都是值得遵循的,如:学而篇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述而篇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诗经》:温柔宽厚;《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礼记》: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二千多年前,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诗经》无达诂-----表明五经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具有无限的挖掘与探索的可能。在现代,亦有学派人士强调:阅读五经,能够从五个角度理解人生,即:《诗经》——艺术角度;《尚书》——政治角度;《礼记》——社会角度;《周易》——哲学角度;《春秋》——历史角度。

对这些方面的学习,虽然没能从一定意义上提高苏重的艺术感染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他本身的气质,加之对于骑射等的进一步精进,曾经看起来就是一个顽劣孩子的苏重,不断的成长起来,成长为一个胸有丘壑、力掌乾坤、身姿挺拔、文武兼修的少年郎。

绍圣三年(1096年),年界六十的苏轼辞去相位,来到了他命运里的惠州西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