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对着还半睡半醒的阎解放催道:“阎解放,没听到王主任的话吗?赶紧去!”
阎解放也注意到了王主任的存在,于是点点头飞快地跑走了。
陈国庆刚要说话,阎解放已经消失不见。
阎埠贵看着陈国庆的表情,意识到他有话要说,问道:“小陈,有什么想说的吗?”
陈国庆摆摆手表示:“不说了,原本我想到可以让你们家解放骑我的自行车去的,可他已经跑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王主任对陈国庆的态度表示满意,而阎埠贵则解释道:“不需要了,孩子还不太会骑,万一摔坏了也不好,让他跑步去就行。”
王主任继续低头专注地看着账本,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最后,王主任抬起头问阎埠贵:“就这么多吗?”
阎埠贵点头答道:“就这些了,这些年所有的捐款记录都在这里。”
刘海中低三下四地附和道:“王主任,大院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回来了。”
王主任一挥手:“开始开会,所有人都过来。”
旁边站着的是刚才提过的武干事和卢干事,两人一看动作就是当过兵的。
而陈国庆没再多说一句,刘海中和阎埠贵招呼大家到中院开会。
人们陆陆续续赶来,这几天吃了不少瓜,正好借此机会聚在一起消遣。
不多时,中院挤满了一百多号人。
刘海中对王主任说:“王主任,请您和两位干事入座。”
王主任摆摆手说:“不用了,大家各自找地方坐吧。”
刘海中和阎埠贵只好坐在不太显眼的地方。
王主任清了清嗓子说道:“好了,这几天大院里的事我已经清楚了,相信你们也都有所耳闻。
易中海之前确实做了很多过分的事,具体我就不赘述了。
接下来我有些问题需要问阎埠贵。”
阎埠贵赶紧站起应答:“您说吧。”
王主任举起了三个本子问道:“阎埠贵,这些捐款记录总共记着三十九次捐赠,都是给谁捐的?”
刘海中主动站起来回答:“王主任,这我知道,全部是给贾家的。
每遇贾家有难处时,易中海便会组织大家一起捐赠。
比如贾东旭过世、秦淮茹生孩子以及三年 的时候,每年过年过节都会有。”
……
改写后的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里,原本的两次捐款次数减少,而增加了四到五次,这些都是给贾家的援助。
那时易中海提到贾家生活不易,一个寡妇要养活一整个家庭确实艰难。
阎埠贵表示赞同:“确实如此!”
贾张氏低头无语,这位机智的寡妇清楚,在失去易中海的支持后,不能再任意妄为。
毕竟她带着儿子贾东旭熬过了战乱,不是轻易会屈服的人。
若不然,也难以撑到现在。
王主任严厉地责问大家:“胡闹!谁说贾家贫困?大院里有不少人家同样生活艰难。”
他点名举例:“后院的老孙头独自抚养孙子和孙女,并没有正式工作。
还有倒座房的魏瘸子一人承担着扫地任务。
李寡妇一家也是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都没有稳定收入。
难道这些家庭都没人帮助吗?”
听到这番话,所有人都沉默了,而被王主任提及的家庭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这么多年,他们的困境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还要继续给贾家捐钱,甚至像李寡妇这样的贫困家庭更为艰辛。
孩子们只有一两套衣服轮流穿,只有出门才换上,回家马上脱下来准备入睡。
因为贫困,孩子们都未能上学,如今听完王主任的话,李寡妇心中满是委屈。
见此状况,王主任更加生气,催促刘海中和阎埠贵表态。
二人不知所措,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事情的复杂性,然而没有足够的支持使得他们不敢贸然发表意见。
面对两人的沉默,王主任愤怒加剧,随后对秦淮茹说道:“你说说你家里到底多困难吧。”
秦淮茹早有说辞:“王主任,我一个寡妇要撑持全家,确实很苦……”
未等她说完,王主任便打断道:“够了!谎言听多了你也信以为真了吗?
要知道老贾去世时,赔偿的具体数额虽然当时街道办还没成立我不知道详细数字,但贾东旭去世时获得的赔偿金额并不低,包括他作为钳工一个月四十五块二的月薪计算一年赔偿金共五百四十二块四,以及丧葬补助一百六元,总计七百元。
此外,因贾东旭离世,三个孩子的每月补助以及秦淮茹怀孕期间及之后都有补助金。
加上贾东旭工龄等因素,秦淮茹实际月收入已达四十余元。
按五人家庭来看,平均每人八块钱左右,并不属于贫困户范畴。
再说你现在已转为城镇户口,你的子女也都享有定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