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紧锣密鼓的筹备与不懈努力之下,终于迎来了那个决定李斯命运,乃至关乎秦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日子 —— 带李斯面见庄襄王。
王宫大殿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殿内数十根粗壮石柱拔地而起,柱身上精美的龙纹雕刻,在跳跃摇曳的烛光映照下,栩栩如生,仿若随时都会破壁而出,腾飞于天际。殿顶那巨大的水晶吊灯,璀璨光芒倾洒而下,将殿内每一处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清晰映出众人各异的面庞与复杂神色。
嬴政身着一袭剪裁精致的黑色长袍,其上以金线细密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壮丽图案,彰显着他与生俱来的尊贵身份与不凡气度。此刻,他神色凝重,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自信,引领着李斯朝着大殿深处稳步迈进。李斯则身着一袭简约素色长袍,虽无繁杂华丽装饰,但其身姿笔挺如松,气质超凡脱俗,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淡定,深邃眼眸中闪烁着自信光芒,透露出十足的底气。
两人来到大殿入口,嬴政微微侧身,目光诚挚地看向李斯,轻声说道:“先生,今日便是您一展宏图、尽显才华的关键时刻,还望先生毫无保留,如实详尽地回答父王的每一个问题。” 李斯微微点头,语气平和却坚定地回应:“公子放心,李斯定当倾尽全力,不负公子所托。”
言罢,二人并肩踏入大殿。庄襄王高高端坐在巍峨王座之上,头戴冕旒,身着华丽龙袍,整个人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气息,让人望而生畏。他目光锐利如鹰,紧紧注视着下方缓缓走近的嬴政和李斯。此时,大殿两侧分列的大臣们见状,瞬间交头接耳起来,一阵细微的议论声在殿内悄然传开。有的大臣眼中满是好奇,犹如探寻宝藏般紧紧盯着李斯,探究的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打量;有的则眉头轻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对这位突然出现的神秘人物保持着高度戒备。
嬴政和李斯稳步走到大殿中央,随后整齐划一地向庄襄王恭敬行礼。嬴政朗声道:“父王,儿臣今日特意带来一位绝世贤才,此人名叫李斯。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对治国理政之道有着极为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儿臣坚信,他定能为秦国的繁荣昌盛、开疆拓土贡献不可估量的力量。”
庄襄王微微颔首,目光如炬般落在李斯身上,沉声道:“抬起头来,让本王好好瞧瞧。” 李斯不慌不忙,缓缓抬起头,眼神坦然无畏,与庄襄王锐利的目光直直对视,毫无半分退缩之意。庄襄王上下仔细打量了李斯一番,片刻后开口问道:“听闻你对治国之道颇有心得,那本王便考考你。当下秦国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倘若你日后辅佐嬴政,打算如何应对这般复杂局面?”
李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向前迈出稳健的一步,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说道:“回禀大王,秦国朝堂之所以局势复杂,归根结底是各方势力为谋求自身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若要妥善应对,首先必须明确秦国的长远发展方向,应以富国强兵、一统天下为根本目标,精心制定出一套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对于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切不可盲目打压,而应采取灵活巧妙的分化、拉拢策略。比如说,对于那些对秦国忠心耿耿,只是因当前利益分配不均而稍有不满的势力,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政策,适度满足他们的诉求,将其拉拢到我们阵营之中。而对于那些妄图阻碍秦国发展,一心只为谋取私利的势力,则必须果断出手,予以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嬴政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期待之情,不时用眼神示意李斯继续畅所欲言。反观公子成蟜,站在一侧的他脸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仿佛能拧出水来。他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关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暴起的青筋清晰可见,眼神中喷射出熊熊的敌意火焰。华阳夫人则站在不远处,嘴角挂着一抹轻蔑冷笑,眼神中尽是不屑之意,仿佛在无声地嘲笑李斯的自不量力。
庄襄王微微皱眉,追问道:“那具体而言,该如何实施这些策略?本王听闻你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可这一举措在秦国朝堂恐怕会遭遇重重阻力,你有什么良策来化解?”
李斯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回应:“大王,加强中央集权乃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不可避免会遇到阻力,但绝非无法实现。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无关贵族根本利益的事务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行改革措施。就拿地方行政来说,大力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从而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控。同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国家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执行。在推行这些措施时,不妨先在一些较小的地区进行试点。待取得显着成效,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再逐步将其推广至全国范围。如此一来,既能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阻力,又能让众人切实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赢得他们的支持与认可。”
听闻此言,几位立场中立的大臣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脑海中仔细考量李斯所言的可行性与利弊得失。而那些与公子成蟜、华阳夫人关系密切的大臣们,则面露不悦之色,纷纷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对李斯的提议表达出明显的不满与抵触情绪。
庄襄王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接着又问道:“那在军事方面,你认为秦国应当如何提升自身实力,以有效应对六国的威胁与挑战?”
李斯目光坚定如磐石,铿锵有力地说道:“军事上,秦国必须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全方位提高士兵的综合素质与战斗能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军事装备的投入力度,积极研发新型武器装备,比如改良弓弩,大幅提高其射程与杀伤力。另一方面,要优化军队编制,根据不同兵种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组,以增强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此外,还可建立一套完善的军功爵制,以此激励士兵奋勇杀敌。无论出身贵贱,只要立下战功,便可获得相应的爵位与丰厚赏赐。如此一来,士兵们便会为了荣誉与利益而奋勇拼搏,全力以赴。”
嬴政听到此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然看到了秦国军队在李斯的精心谋划下,变得兵强马壮、战无不胜,横扫六国的壮阔场景。公子成蟜的脸色愈发难看,他与身旁一位大臣迅速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势力正逐渐被李斯的计划所侵蚀。华阳夫人则轻轻哼了一声,满脸嫌弃地别过头去,不愿再多听李斯讲一句话。
庄襄王紧接着问道:“若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你又有什么应对之策?”
李斯微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六国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利益冲突不断。秦国完全可以巧妙利用这些矛盾,采取连横策略,分化瓦解六国联盟。我们可以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各国,晓以利害,让他们清楚认识到与秦国合作的巨大好处。同时,秦国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实力,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力量,让六国心生忌惮,不敢轻易挑衅。倘若六国真的联合进攻秦国,秦国可凭借坚固的关隘和强大的军队进行顽强抵抗。与此同时,派出精锐部队,精准攻击六国联军的薄弱环节,从而一举瓦解他们的进攻态势。”
此刻,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李斯的精彩回答深深吸引。不少大臣眼中流露出钦佩之色,暗自赞叹李斯的卓越见识与非凡谋略。庄襄王也微微颔首,对李斯的回答表示出明显的认可与赞许。
庄襄王稍作思索,继续发问:“秦国如今商业发展虽有一定起色,但仍面临诸多阻碍,比如关卡林立、税收繁杂等问题。你认为该如何促进商业繁荣,增加国家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