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戏说嬴政 > 第75章 获襄王赞

第75章 获襄王赞

这几日,嬴政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缠绕,满心忐忑,日夜都被庄襄王对李斯的最终裁决揪着心。每一顿饭,饭菜在他口中都如同嚼蜡,毫无滋味;每一个夜晚,他在榻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多数时候,他都在府邸的庭院中来回踱步,目光游移不定,时而抬头望向王宫的方向,眼中满是急切与期待,时而又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索。终于,庄襄王召见的消息传来,嬴政好似在黑暗中寻到曙光,立刻整了整衣衫,快步奔赴王宫书房。

刚踏入书房,嬴政便看到庄襄王正坐在那宽大的书桌前,手中拿着一份文书,眼神专注。庄襄王察觉到有人进来,放下手中的文书,抬眸看向嬴政,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随后微微抬手,示意嬴政坐下。嬴政心中一紧,快步走到庄襄王面前,俯身行了一个大礼,而后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双眼紧紧盯着庄襄王,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窥探出对李斯裁决的蛛丝马迹。

庄襄王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率先开口:“嬴政,前几日那个李斯,见解独到,对治国理政有着深刻的认知,是个可用之才。” 嬴政听到这话,内心瞬间掀起狂喜的波澜,然而多年的宫廷生活让他迅速收敛情绪,脸上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神色,连忙说道:“父王英明,儿臣就知道,李斯的才华定能入得了父王的眼。他满腹经纶,一心想要为秦国效力,若能得到父王的重用,必定能为秦国的发展披荆斩棘,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

庄襄王微微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接着说道:“他提出的加强中央集权、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等主张,确实切中秦国当下的要害。秦国若想在这乱世中更进一步,这些变革势在必行。”

嬴政连忙附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正是,父王。李斯的策略犹如一套精心设计的棋局,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从稳固朝堂根基,到选拔贤能之士,再到发展经济与军事,无一不是为秦国的长远发展深思熟虑。儿臣坚信,只要实施这些策略,秦国定能如猛虎添翼,迅速崛起。”

庄襄王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说道:“但变革之路从来都不是康庄大道,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你觉得李斯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吗?”

嬴政坐直身子,目光坚定地回答道:“父王,儿臣坚信李斯有此能力。从与他的交谈中,儿臣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不仅有雄才大略,还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和勇气。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早已洞悉变革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儿臣愿与他携手并肩,共同跨越一切艰难险阻。”

庄襄王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片刻后说道:“嗯,希望如此。你打算让他先从哪个职位做起?”

嬴政思索片刻,神色认真,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王,儿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可先让李斯担任儿臣的郎官。郎官负责侍从护卫,常伴儿臣左右,这样能让他近距离了解儿臣的行事风格与治国理念,也便于儿臣随时与他商讨政务。而且,郎官虽官职不高,但能参与诸多机要事务,可助李斯快速熟悉朝堂运作,熟悉秦国的政治格局与各方势力。以李斯的才华与能力,定能在郎官任上崭露头角,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职责积累宝贵经验。”

庄襄王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认可的神情:“这个安排倒也妥当。不过,你要记住,权力的赋予需谨慎。要让他明白,一切都应以秦国的利益为重。”

嬴政连忙说道:“儿臣明白,定会将父王的教诲一字不差地转达给李斯。他一心报国,定不会辜负父王的期望。”

庄襄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究,问道:“若李斯任职郎官,你觉得他首要任务应放在何处?”

嬴政不假思索地回答:“儿臣认为,他应先深入了解秦国朝堂各派系的势力分布与利益诉求。只有将这些摸得一清二楚,才能在后续的策略制定中,精准地把握局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好比一位医者,只有先了解病人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庄襄王轻轻敲击着桌面,又问:“那面对朝堂上那些守旧势力的反对声音,你和李斯准备如何应对?”

嬴政神色严肃,挺直了腰杆,说道:“父王,我们会以理服人,向他们详细阐述变革对秦国的重要性与长远益处。我们会摆事实、讲道理,用详实的数据和成功的案例,让他们看到变革是秦国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们也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变革,尽量减少对他们现有利益的冲击,先从一些小的、易于推行的改革措施入手,待看到成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好处,再逐步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