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计一舟跟宁元昭两人吃过早饭之后就开始准备磨豆子,做今日份的豆腐了。
两人才刚开始没多久,门外边就出现了一阵吵嚷声,紧接着就有人敲响了他们的大门。
宁元昭去开了门,外面站着一些乡亲们,挤挤攘攘地站在他们家门口。
入冬以后,地里没什么活计,一些人会去镇上找些事做,剩下的不少人甚至会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好节省早上那一顿饭,直接吃中午饭。
冬日总是最悠闲的,这时候家家户户也基本上不怎么缺粮食,村里人就显得十分安逸,甚至会因为太闲而显得有些无聊。
这些都是在家里闲着没事干的人,昨天听说他们要在家里做豆腐,这不,一大早就跑过来凑热闹了。
“听说你们今天要做那什么豆腐,我们过来瞧一瞧看看稀奇成吗,要是不方便我们就在外边唠一会儿嗑,等你们做好了我们再进来换豆腐。”
“是啊是啊,我们这豆子可都带来了,今儿你们可得多做一些,之前都没吃过这种东西呢。”
宁元昭知道做豆腐最主要的还是点卤那一步,旁人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也没办法做成豆腐,但还是要问问计一舟的意见才行。
他站在门口没有说什么,回过头看了看计一舟,见人点了点头才把门打开了一些,“外边冷,大家先进来吧。”
来的人大多数都提着等会儿要换豆腐的黄豆,,宁元昭给他们端出来的板凳也没人坐,都聚在一起围着计一舟和石磨看。
大家伙看着看着就觉得新奇,接替了宁元昭推石磨的工作,美其名曰:“你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做这种粗活,让我来试试,你去一边歇着吧。”
计一舟冲他笑笑,他就自己先去厨房把锅收拾出来。
有人接替了推石磨的工作,计一舟就在一旁喂豆子和水,时不时跟大家伙闲聊几句。
宁家村除了宁元昭这一个秀才,其他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大字不识一个,听计一舟说这是在他爹留下的书里学到的都开始有些好奇。
“你还识字呢?”有人这样问。
他们也只是单纯的惊讶,并没有阴阳怪气他,计一舟也不恼,“我哪里会识字啊,都是元昭无意间看到了念给我听的。”
没办法,他是真的不认识这边的文字,以免以后无意间露馅,先用小书生做做挡箭牌吧。
“这豆子居然还能做出这样的吃食,之前怎么就没人想到,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豆子。”
“这豆腐好吃,煮出来的豆浆也挺好喝的,小孩子喝一喝对身体也好,不仅如此,在做成豆腐之前,豆花也是个味道不错的吃食。”计一舟说。
“豆浆?豆花?那又是什么滋味?”
宁元昭出来给计一舟搬了张椅子放在他身后,让他坐着喂豆子,计一舟笑了笑,就跟大家讲了。
“这豆子的汁水煮开就是豆浆,喜爱甜的就加一些糖,不爱甜的就这么喝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豆花吃起来比豆腐还要嫩滑一些,跟鸡蛋羹似的,爱吃甜口的往里面加一些糖,不爱甜口的往里面加一些酱汁或者哨子都行,反正看个人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