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人听着,都忍不住的笑。
村里人谁能有康奶奶有精神啊,一天天风风火火的,跟吃了十全大补丸似的。
不过也对,有一个那么本事的孙子,任谁都是难掩高兴的。
众人羡慕完,便也罢了。
日子还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
康奶奶挑着水回到家里,就开始张罗着煮早饭。
康大山也起来在院子里舒展身体了。
这还是村里的陈大夫教他的,说这样每天都运动运动,能长命百岁。
康大山对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十分有把握,所以也想活到一百岁,每天都坚持锻炼着。
康大山看老婆子急急忙忙的模样,忍不住叫住她,道:“老婆子!你歇一歇,过来和我一起做养生操,这陈大夫教我的,咋一天天的,没见你练呢?”
康奶奶摆摆手,道:“你自个儿练去吧,我身体好着呢,不用练那都能活九十九。”
康大山有些生气,这老婆子,咋就不识好歹呢?人陈大夫肯定是有经验的啊。
这时候,康思玉也收拾好自己从屋子里出来了,看见两人剑拔弩张的气氛,心里立马就明白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他走出来,接过了康奶奶手里的簸箕,对康奶奶道:“娘,父亲是想要你和他一起练养生,两人好白头偕老呢!这些活就交给我来做吧,你去跟着练一练,孩儿还想要你们陪着我五十年呢!”
康奶奶也被康思玉当然话打动了,还得是玉儿说的话好听。
康奶奶道:“行吧,那你坐着歇会儿,等娘练完那个就去做饭。”
康思玉已经准备进厨房了,闻言转身笑道:“不打紧,我也会做饭,娘你放心的去练吧,记得不可懈怠。”
康奶奶便去和康大山一起练操了。
康思玉一人在厨房里做着饭。
炊烟袅袅升起。
在晨光中形成明晰的,生活的形状。
————————————————————
日光洒落在院子里,照在那些爬藤植物上,院子里依旧清清爽爽的,十分凉快。
康穗也是睡到了天大亮才起床,前几日忙于赶路,都没怎么好好休息,昨晚终于回到了家,便睡到了天大亮。
他见父亲爹爹都还在安睡,一如既往地。便无奈的笑了笑,去厨房做饭了。
刚把火给烧上了,屋子里就传来一阵噼啪声音。
一阵笃笃笃的声音后,许芽儿出现在了厨房外面,头上还有两根竖起来的呆毛。
许芽儿看见康穗,便走过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脑袋也靠在了康穗肩膀上。
顺便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眼睛里直泛泪花。
康穗好笑,问他:“有这么困吗?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许芽儿摇摇头,解释道:“不困。我平日里起的比这时候还早一些,昨晚玩得太晚了。”
“嗯。先去洗漱吧,洗脸水再盆里。”
许芽儿点点头,起身去了外面洗漱。
康穗开始淘米做饭。
米饭煮上了,许芽儿也洗漱完了,康穗就带着许芽儿去了院子里,打算摘一点蔬菜吃。
今年雨水少,院子里的蔬菜种类不多,白菜,韭菜,小葱,大蒜,还有茄子和辣椒。
康穗就摘了三个大茄子,又割了一把韭菜,就回屋了。
许芽儿蹲在地上,仔仔细细的洗着韭菜,以防韭菜里出现什么不速之客。
康穗把长个儿的紫茄子改刀,切成拇指粗细的模样,去掉中间比较软的白瓤,留下比较脆嫩的外壳。
白瓤也不能浪费了,丢进小锅里,煮成素茄子。
处理好的茄子泡水,之后再裹上面粉,下油锅炸。
康穗要做的是一道风味茄子,耗时较长,就先做了。
两刻钟后,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风味茄子出锅了,油汪汪的,看着就有食欲。
许芽儿目光追随那道风味茄子,高兴道:“哥哥好厉害,茄子好香!”
康穗便也高兴的扬了扬头。
这话说的,也不看看他是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了流氓,也赚得了米粮。
不过康穗没有骄傲太久,他开始准备下一道菜,凉拌韭菜。
韭菜切段,下锅焯水,然后捞起来,加上调料,简单美味的凉拌韭菜就完成了。
还要再做一道炒菜,康穗便定下了青椒炒鸡蛋。
他从橱柜里拿出六个鸡蛋,叮嘱烧火的许芽儿道:“小芽儿,去叫父亲和爹爹起来吃饭了。这边菜马上就好了。”
“好。”
许芽儿答应了,麻溜的起身,去敲门叫两人起床吃饭了。
实际上屋子里的两人已经醒了,听着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音,知道是康穗在做饭,于是便都默契的躺在床上发呆。
享受着清闲美好的早晨。
直到许芽儿来叫他们,他们才麻溜的起床洗漱,准备吃早饭。
这会儿太阳都已经升上半空了,换做其它人家,早就起床里里外外的都收拾干净了。
但到了他们家,这就不一样了,悠悠闲闲的才起床吃饭。
反正一天时间那么多,他们又不是皇帝,要起来上早朝,何必去死磕早上那点时间,一觉睡到自然醒,他不香嘛?
反正到了现在,家里也没有什么要忙活的了。
天气干旱,地里的庄稼都死得差不多了,别人要努力地里刨食,他们又不用。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吃完早饭,康穗也闲不住,便找来架子,把院子里的植物爬藤架子修了修。
把它修得更牢固一些。
修完架子,便没什么要做的事了,康穗又把地窖里的萝卜干拿出来泡水,打算中午做一个香辣萝卜干吃吃。
掐指一算,他也挺长时间没吃了。
许芽儿还要拿着自己的嫁衣在绣,康穗没什么事,就坐在一边看他慢慢的绣。
时间慢慢悠悠的,从这样平静的日子里溜过去。傍晚天黑的时候,刘氏和康决两兄弟第三次从山上打柴回来。
山里枯木多,倒是便宜了他们这些打柴的人。
刘氏想着家里的柴禾已经够烧挺长时间了,就背着柴禾来到了康穗家里。
“大哥,穗穗,在下棋啊?”
康穗与父亲正在院子里切磋棋艺时,刘氏和康决两兄弟背着柴来了。
“二婶!进来坐!小决,小禾,你们也来坐。”
康穗连忙招呼着几人落座。
康裕也点头叫人:“弟妹,小决,小禾,坐。”
刘氏便带领两兄弟走进来,把柴禾放在了院子里,这才坐下了。
康穗进屋去倒了三杯水出来给三人喝。
“二婶,怎么打了这么多柴?”
刘氏接过水喝了,随手擦了擦自己头顶的汗水,道:“家里闲着没什么事,就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打柴了,想着你家里的柴禾也不多了,就送一点过来给你们用。好了,我们就不多留了,要回去做晚饭了。”
康决和康禾两人对着康穗露出灿烂的笑容,道:“大哥!”
康穗无奈道:“二婶,小决,小禾,你们也太客气了,还帮我们打柴!”
刘氏不在意的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家里没柴了尽管给我们说,我们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我们走了啊。”
康穗这才道:“留下吃个晚饭啊。小决,小禾,出完饭再走。”
康决和康禾摇摇头,跟上了刘氏的步伐。
康穗看着几人的背影,会心一笑。
知恩图报。
虽是一家人,可他们发达之后,刘氏也没有贴上来打秋风什么的,也不会因为妒忌而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
刘氏一家人,是真正的,值得结交的人。
刘氏一家人走后,康穗上前关了门,天色也差不多了。
桌上的棋子也不玩了,康裕和康穗两人把柴禾合力抱到了后院去。
这些柴禾,够他们用三四天了。
平平淡淡的一天又过去了。
直到康穗回家的第十四天,村子里才发生了一件大事。
村长一大早接到衙门的命令,本来还以为又是什么征兵檄文,本来都苦着脸打算认命了,没想到那一个官兵直接把村长揪到了自己的马上,带着人就走了。
害得村长媳妇在后面跟着追了半天。
村长被拉在马上,一路上都神经紧绷,不断地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小兵不耐烦了,只能告诉他:“总归是件好事就行了,其余的到镇上再说。”
村长又问:“是不是又要征兵了?”
小兵答:“不是,是有关吃食的。”
那人这样说,村长也就明白了。
他的脸上很快就盈满了笑意。
他大致猜到了,估摸是朝廷又发粮食了。
他们又得救了。
不枉他们苦苦坚持在原地,没有去逃难,朝廷还记得他们,没有忘记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送来粮食。
到了镇上的集合处,村长才确信了自己的猜想,看着那些一车一车的冒尖儿的粮车车队,众人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
每个村子按照自己村里的人头户数,都分得了相应的粮食。
一人十斤粮食,吃一个月不是问题,省一点的,吃一个半月都可以了。
梨花村是第一个被分到的,虽然县令接到通知的时候不知道手怎么回事,但他依然照做了。
于是村长便美滋滋的拉着一车粮食回到了梨花村。
村口的巡逻队发现了村长,接收到村长的通知后便挨家挨户的去通知来领粮食了。
此时已太阳高照,大家听到通知就马不停蹄的跑过来领粮食了。
村长挨家挨户的念名字,让人来领粮食。
康穗也来了。
他站在人群中,看着大家脸上明媚的笑容,感受着大家充满生机的状态,内心暗暗满足。
他所做的那些,不就是为了大铭的子民们能吃的上饭,不至于饿死吗。
他做到了。
夏鸣鹤也做到了。
粮食是未脱壳的麦子,干干净净,充满麦香,而不是充满泥沙的粮食。
夏鸣鹤做得很好。
那些贪官也都没能贪上。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