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镖人手,他先不拆阅,却目注纸镖来处!
这枚纸镖是从壁顶下掷,如今壁顶空空,只见风拂树摇,那有丝毫人影?
俞惊尘也知对方若肯现身,便无须再用纸镖,传甚讯息?
他怅然一叹,只得动手拆镖。
张开那折叠纸镖,只见上面写了极简单的两句话儿是:
“蝎在回音谷,人在负心潭”。
蝎,当然是指“天蝎秀才”与“天蝎尼姑”所属的白钩蓝钩毒蝎。
人,当然是指俞惊尘朝思暮想,魂梦为萦的心上人柳还珠。
她,他本是为人为蝎而来,如今是蝎也有了人也有了
但
但这用纸镖传讯人,却是谁呢?若不是柳还珠,她怎知自己的心中之事?若是柳还珠,她为何不早与自己面,非要自己前去“负心潭”不可?
照店小二所说故事听来,“负心潭”不过风景颇佳的一泓潭水,并无什么特异价值,柳还珠何必非要坚持用这地方,来作她与自己久别重逢的互诉相思之处?
从反面一想,俞惊尘不禁想出一身冷汗!
会不会柳还珠获悉自己与她别后,又交结了柳明珠、江小秋、花寒玉、姬彩凤、姬小凤,温柔等不少红妆密友,尤其知道了自己胡里胡途之下,与柳明珠巫山,无可奈何之下,等于是招赘通天教,成了副教主之事。
历历如此,柳还珠可能真会嗔怪自己贪欢好色,弃旧负心。而气无可出,要把自己设法推下“负心潭”去
越想越对
因若非如此,柳还珠为什么不把那泓幽美潭水,叫做“天心潭”,而要叫做“负心潭”呢?
俞惊尘认为自己业已想通,反而一身冷汗渐收,居然心安理得!
他认为若无柳还珠当初在太湖湖畔,发现自己,哀求柳东池、葛心仁二老苦心相救,自己早化南柯,那里还会有屡次的福缘巧遇,成就了如今这身不弱武学?
这条小命,既然本是柳还珠所救,加上分情负心,也并非全无事实,则便由她推下“负心潭”去,又复何憾?
俞惊尘只希望“蝎在回音谷”一语,成为事实,让自己独毙“天蝎双凶”,报了父母之仇,则见了柳还珠后,便她不推,自己也跳下“负心潭”去,免得将来对柳明珠,对江小秋,甚至于对温柔,都还有推不开,说不明,剪不断,理还乱,非可仗武功解决的无穷感惟烦恼!
假如“回音谷”中,不遇“天蝎双凶”,或自己能力不够,被欧阳纶,或“天蝎尼姑”逃走,则自己见了柳还珠时,便坦然先承一切负心情事,再向柳还珠乞命一年,誓必在这一年中,追杀深仇,只要父母之仇一报,决不贪生,立回“负心潭”,投潭一死,向柳还珠表示谢罪!
道理一经想通,生死得失一经撇开,俞惊尘何止冷汗渐收?简直是天君泰然,胸怀之间,一片朗旷!
他刚才心中想事时,脚下并未稍留,是照着那店小二所告诉的山径行走。
翻过两座峰头,走了不少山径,眼前已是一片灵妙情景!
四周清翠,全是削壁高峰,中央则积水成潭,水色清澈,几可见底!
北面的峭壁最低,约莫只有十七丈高下。
东、南、西,则全是排云峻峰,约有七道喷珠溅玉的飞瀑流泉,从各峰汇聚,或如匹练抛空,直落潭中,或先为突石所承,溅成一天水气,飞扬四洒,使这山潭周遭,不论树右花草,都是湿润润的,苔藓之属,更缘油油的肥厚无比!
俞惊尘用不着回想店小二之言,一看情景,便知道这是“瀑积潭”。
“瀑积潭”既到,则翻过潭北那片十七丈的削壁,便可进入“回音谷”了。
照俞惊尘的心意,已决定投潭忏情,则他活在人间,不会太久。
既已活不太久,则对于目前情景,应该尽量流连,所谓看一眼,是一眼了!
不,“瀑积潭”的景色,虽然清灵得足供眺赏,俞惊尘却绝不流连,他几乎是立即转身,扑奔北面峭壁。
并非他不风雅,而是俞惊尘心中,无以闲情逸致!
他如今心中,没有“景”“色”,只有“情”“仇”!
对于“情”,他要忏情,对于“仇”他要报仇。
万一去晚一步,“天蝎双凶”在“回音谷”中,冥冥鸿飞,或柳还珠在“负心潭”边,鸿飞冥冥,则俞惊尘这趟千里岷山,岂非跑得冤枉透顶?
到了北面壁下,虽有小径,以及藤曼之属,可资攀援,但俞惊尘却因心急,一看峭壁共仅十七丈遂先以一式“海鹤钻云”,拔起六七丈高,然后再施展“梯云纵”的绝顶轻功,三四度端膝借力,便自飘然登顶。登顶一望,才知造化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