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他刚吃完早饭,沈老板就打了电话,两人约定10点钟左右,到他这里“看货”。
不过不是在出租房,而是在“阿成酒家”门口。
距离10点钟还有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些时间,他也不打算浪费。
想到要筹钱买房,常顺就整理起了准备出售的其它物品。
最近弄到的东西可不少,除了纸类物品打算卖给李老板,他找出来的东西有:
购买拆迁区张女士的那10多斤铜钱、铜元。
青花莲子罐。
“同治年制”蝙蝠、吉庆图案提梁壶。
一个白铜材质的温酒壶。
购买拆迁区马、石、吕三位师傅的东西:
四块黑檀木材质的牌匾。
民国描金老皮箱。
紫檀嵌螺钿工艺小木箱。
清朝老鼓。
三把二胡。
木雕关公像。
五个收音机、几个口琴、笛子。
老木鱼。
30多枚像章,(里面有一个“先进生产工作者”奖章)。
老皮枕头。
购买柴老板、陈老板、赵老板他们的东西:
老电影放映机,配套的5盘胶带、音响。
提梁壶、皮风箱。
那两套民国或者清朝时期的衣服。
老镜子、瓷鸽子、九节鞭。
购买张老板、朱老板的东西:
铜盆、铜壶、锡壶、铜火锅(多个)。
“某某戏剧社”铜锣。
抗战到底军用水桶。
发令枪。
他自己在渣土场探测到、捡到的东西:
30多斤明朝时期的钱币,铜镜。
一个明朝时期的铜熏炉。
一个完整的高足杯。
12块银元。
一块咸丰重宝当五十,一枚“永昌通宝折五”、一枚天启通宝背上十、一枚洪武通宝背十一两。
一个铜印章,一个镀金老怀表。
那些古瓷片。
在历史建筑老房子里面寻找到的:
五六斤银饰品。
一罐子铜元(带罐子50多斤。)
这次出售的东西可谓不少。
其中铜钱里面有大钱,还有筒子、也有罐装,没打开可以赌。
当然,也有他暂时或者以后不想出售的,比如说:
一对石头材质的练功锁、那对购买朱老板的单个25千克的铁制练功锁,那个印有“1969”年份的铁饼。
咸丰重宝当三十、庙宇花钱,“一品当朝”花钱,两枚“咸丰元宝”当百。
44块碎银,两个5两的银锭。
1根“小黄鱼”、6根大黄鱼。
寿山石印章。
鎏金佛像,松树、鹿、梅花纹青花罐,玻璃种浅绿色翡翠手镯。
那些老酒瓶、老药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