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伦不满他驱赶流民的残暴手段,但是考虑到皇帝的安危也不能为此苛责,冷哼一声:“谢大人,你是怎么办事的?皇上命你设立粥棚,你就办成这样?”
谢大人冷汗直冒,官员层层克扣救济粮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京官担心皇帝查动得手脚还不算多,一石米逐级盘剥下来到饥民手里还能有五六成,若是离京城远地方诸如两广,到灾民手里的粮食不足三斗,粥里还会掺白泥、树皮充数,粥厂旁随处可见死尸和骸骨。京畿地区的粥棚已经够好的了,至少还从未出现过死人的情况。
只是这些事谢大人不能说,他不过一个小小八品官员,就是来这里督察的,若是将这样的事情说了出去,捅了篓子,自己官位还能不能保得住另说,甚至连自己家人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呃,二位大人有所不知,这煮的时候将米分两锅捞出,然后放些杂粮面进去一起煮出来的粥所费比纯米粥低一些,得到的粥也多一些,能让更多人充饥,就是克难了些。”谢大人解释道,他没有那个胆子去贪污赈灾粮,可是要是出事自己就是首当其冲被查,便想尽办法动员乡绅捐些杂面好充充门面。
小燕子在杭州的时候也帮过自己爹娘施粥,这个法子他们家也用过,毕竟灾民人数众多,若是熬那种浓浓的米粥很多灾民是吃不到粮食的,这样他们要么去偷去抢,要么就会饿死。
小燕子小声地和紫薇还有晴儿讲自己跟着爹娘施粥放粮的经历,由于萧家是自己自发施粥的,很多生意上的对家还会雇佣一些小混混来故意说他们家的米是能够吃死人的红曲米,要不是自己哥哥明察秋毫,爹爹名声在外,他们一家都要被那些穷途末路的灾民生吞活剥了。
不过小燕子也并不会因此怨恨那些难民,自己爹爹时常告诫自己,虽然人们常说士农工商,但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做的事情不同,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生而看不起他,而且农民一年的收成完全没有定数,灾害来临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
乾隆听着小燕子这一番话很是满意,萧之航将小燕子教导得极好,虽然学问惨不忍睹了些,但是于大义小燕子确实是非分明的。
“福伦,你先替我查一趟,看看参与贪墨之人有多少,若有人知情不报,罪加一等,若是有人能交代清楚,便将功折罪。证据确凿,革职查办。那些贪墨粮食数目多者,押入大牢,抄家问斩。不止京畿地区,直隶、两广、江苏、闽浙、甘肃等所有受灾的地方,你都要一一查明,清楚后快马回报。”
“臣遵旨。”福伦看了下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的谢大人,意有所指,“谢大人,好好办差。”
马车缓缓驶出设立粥棚的地方,乾隆闭上眼,那些灾民的惨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所有人的心头都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忧思,出游的欢乐也少了好多。连一向爱说爱笑的小燕子都闭紧嘴巴,只是呆呆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几日后福伦将调查的贪墨官员名单快马报给乾隆,乾隆发现其中还有不少宗亲,“斩”的朱批迟迟不能落下,这样一杀,虽说能杀掉部分大清的蠹虫,可是也会引起宗室怨恨,有损皇家威严。最后乾隆圈出了两个贪墨赈灾粮最多的总督,押了两个宗室到法场,让他们亲眼看着那两个总督被杀,当他们以为自己也会被斩的时候再放掉,用以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