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顺清了下嗓子,“今年的野味,多买几斤野猪肉吧?上回的野猪肉韭菜馅饺子没过瘾。”
“行,看看今年会有什么吧?”大海点点头,“我再多买几斤蜂蜜,娘!到时候给我烤鸡翅吃。”
“烤羊排也好吃!”得福说道。
“行啊,那就秋收完宰只羊,过过瘾!咱们在院子里搭个火堆,直接烤个羊腿!”东子提议。
全家都没意见,这样烤羊的办法,还是听西域商队说过,东子很感兴趣。
“咱家的羊都吃山上的草,咱也没乱喂什么,腥膻味没那么重,烤着吃应该味道不差。”杨二田说道。
“我多准备点葱姜蒜还有洋葱,到时候多腌一腌。”梁文元说道。
对于大海来说,跟栗巧莺没办法通过言语风花雪月,那就只能拿行动了……
“这都多久了,你怎么还不怀孕呢?”大海有些着急。
栗巧莺忍着哭意,断断续续说道,“你……你好意思……说我……”
“啊!我懂了……”大海一脸坏笑,这是嫌自己不够耕耘啊?
栗巧莺终于哭了出来,“……”
“哭什么?别哭……”大海亲掉掉落的晶莹泪珠。
栗巧莺:……
第二天一早,大海神清气爽得屋里屋外检查了一遍,又去田地里转悠了一圈,心里大概有了数,便跟着东子回了家,打算安排一下接下来的秋收。
“咱家今年的棉花也不错,这二十亩估计能卖个好价钱。”东子看着这片棉花田,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
“瞧给你高兴得……”大海也笑了起来……
“能不高兴吗?丰收啊!咱们农家盼什么?不就盼丰收吗?”东子点点头,指了指玉米,“我今年没种玉米,就咱家十亩的玉米,今年收起来很快,你什么时候回镖局?”
“不急,现在镖局里人手不够,怎么着也要九月份之后,才能再次走镖了。”大海说道。
“那就在家多待几天,陪陪阿爷,这段时间他天天都往县城跑,你没看出来,阿爷已经黑的不像样了?”
东子还是挺心疼杨二田的,因为放不下孙女,那是抓着机会就往县城跑,整整一个夏天!
大海点点头,“放心吧,再让阿爷跑几天吧,咱家玉米开始收,就让阿爷收收心。”
“嗯,你心里有数就行,胡家是个厚道人家,咱小芳会有好日子的。”东子也点点头。
回到家,大海找到杨平顺,又问了问家里还有什么其他的活计。
“没什么了,就是这几天宰头羊,然后我要好好收拾一下那片瓜田。”杨平顺指了指,“今年的瓜卖的不错,等你媳妇从府城回来,再有新的瓜种子,我都种上。”
“行啊!爹,你这真是种上瘾了!”大海乐了。
“挣钱啊,傻孩子,咱们家也就从你开始才认了字,你爹娘也就这点本事,种种地,卖卖瓜,卖卖茶叶蛋,也挺好!”
杨平顺很知足,这些年通过种地,小买卖,养活了一家人,还将四个孩子养大,现在不但让大儿子成了亲,还给唯一的闺女准备了丰厚嫁妆,杨平顺真的是知足。
大海点点头,“爹,往后咱家都是好日子!”
“说的是!”
隔天,大海带着栗巧莺,赶着牛车去了广村,一路上栗巧莺叽叽喳喳,十分兴奋,大海叹口气,“姑奶奶,你没吃过兔肉?还是没吃过猪肉啊?”
“那能一样吗?野兔又不是家兔,野猪也不是家猪啊!我之前又没见过,头一回见,还不让我好奇一下吗?”栗巧莺推了推大海。
“行,一会到了地方,你就好好稀罕一下吧。”大海甩了一鞭子。
“别打,让它慢慢走,咱们又不赶。”栗巧莺有些心疼牛。
这些日子都是她放牛、牵牛回家,对牛有了感情。
到了广村后,大海找了个凉快地方,拴好牛,带着栗巧莺熟门熟路就去了一户人家。
这下子栗巧莺也算是开了眼界,不但看到了野兔肉、野猪肉,还看到了野兔皮毛。
“这兔毛能做毛围脖吗?”栗巧莺看了看大海,觉得他很需要,或者做个兔毛帽子,往后冬天走镖也不怕了。
“能啊!咱这都是好兔毛,已经硝好了,买回家直接就能缝制。”
“咱买吧,到家了,我给你缝个帽子,怎么样?”栗巧莺问大海。
“行,买吧。”大海没意见,还笑眯眯地。
“这里还有香椿树苗,要不要?往家里一种,每年春天都能尝尝香椿芽啊!”
栗巧莺看向大海,她闻不惯香椿的味道,不太爱吃。
大海摇摇头,全家都没人喜欢吃香椿。
“那这些麻雀呢?你瞧,都活着,趁着小麦成熟,这些个麻雀各个都吃的肥嘟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