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皇帝看到汉武帝连他亲手培养的太子的劝告都不听,这是杀疯了吧。果然帝王无情啊。
晚年的汉武帝想起自家那个温和谦逊的太子,后悔不已。可是完了一切都完了啊,然后命人建造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
青年的汉武帝,尴尬看着卫青、霍去病再一次保证道:“朕的错,朕的错,皇帝朕现在就给你一块免死金牌。到时候你就拿着他来找朕,这样你就放心了吧。”“这后人又提,就不能放我朕”
霍去病和卫青知道这也已经很好了。也就点点头。
皇后抱着咿咿呀呀的儿子,默默下定决心,这次母后一定会好好保护你,为你争的那个位置。
【刘彻虽然打下了大汉一半的版图,但国内的人口也仅至原来的一半,如果再继续穷兵黩武,大汉很快就会走上灭亡的道路。】
(这时候的大汉起义纷纷而起,大汉已经到了临界点了。)
(汉武帝留下的就是一个破败不堪的汉朝,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
(要不是昭帝跟宣帝帮他擦屁股,西汉已经完了。)
李世民对下面的大臣说:“幸好当时候汉武帝停手了。不然真不知道后人会如何评价汉武帝。”
秦●祖龙:刘猪猪,你的毁灭力挺厉害的。
唐●二凤:刘猪猪,幸好你停手了。不然你就不是千古一帝了。可能会是亡国之君。
汉●刘猪猪虽然知道自己做错的,但是不服输道:但朕就是千古一帝,没办法。
汉●刘启看着自家儿子还敢这样说,看着被自己打的已经躺在床上的我太子。这次就给你一个教训然后说道:“你这是举全国之力成就你的千古一帝,你还有能耐了。我看后人说的不错,要是没有那两位大将,你就是个残暴的君王。”
【刘彻明白不能再打.刘彻回到宫中后,改往常,赶宫中那些骗吃骗喝的炼丹方士,扔掉仙丹,改服汤药,在对匈奴问题上,他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汉●老流氓:“朕的那位曾孙,你还敢吃丹药,始皇的教训你是没看见吗?”
秦●祖龙黑脸:“汉朝皇帝,你教训后辈,不要带上朕。”
汉武帝表示知道了知道了,朕已经不吃丹药了。
“你们去看看那些炼丹师火药研究的怎么样了。”还得朕在皇帝们面前丢了如此大的脸,在研究不出来,就换一批。
【就在刘彻决定痛改前非之际,他又遭遇人生中的第二次行刺,而这次救下他的却是匈奴奴王子金日磾,这让刘彻感到很意外.
他问这个异族王子:"朕是昏君吗?"
金日磾:"不,陛下是圣明之君。”
刘彻: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仇恨朕。”
金日磾:凡是做成大事业的君主,都难免有人畏惧和憎恨,陛下不必为此烦恼。”
金日磾的救驾行为和他对刘彻的看法,也让他成了刘彻的托孤大臣。】
(刘彻眼光还是不错的,托孤大臣都是牛人)
皇帝们看到一生与匈奴作战的汉武帝在临死前,竟然把下一位皇帝交给匈奴,救命之恩的魅力就这么大吗。
晚年的汉武帝看着自己准备的我三位托孤大臣。赞叹道:“看来你们做的不错,有你们朕也就放心了。”
【通过这几日的反思,刘彻最终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要拟一道诏书。
他向董仲舒表示"朕实在是没有想到,现在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如此艰难,朕悔恨,朕自责,替朕拟一道罪已诏,向天下公开检讨朕多年来的过失."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轮台罪已诏》】
(罪己说来容易,但在这样的高位,罪己简直天方夜谭,要扔掉王者之气,能回头看,可能也是汉武大帝的伟大之处。)
秦始皇这时候也明白的汉武帝为什么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对下面的大臣说:“这位汉武帝不愧是千古一帝,他知人善用,任命卫青、霍去病打出了我们中原的尊严,晚年又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后人把他和朕并列,朕认可。”
百官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家皇帝如此认可他人。看来这位汉武帝确实优秀。
其他皇帝也明白了汉武帝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了。
有些皇帝的《罪己诏》只是说说而已,做表面功夫,而汉武帝是真正的认错。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有时候他们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汉武帝堂堂一代雄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多说其他皇帝不能比得。
【这份诏书开创帝王反省认错的先例.刘彻放下帝王之尊,下诏向天下公开反思,检讨自己犯下的罪过。】
(难道征战匈奴就真的有错嘛?漠北决战以后匈奴远遁再有他重孙直接灭了匈奴为什么呢?很多事是一定要解决的只不过这个人是刘彻,功大于过!至少让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达到了顶峰,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刘彻即位以来,做了不少荒唐疯狂的事,让天下黎民为之发愁和苦劳,后悔莫及,刘彻还调整了大汉未来的发展方向,禁止政苛暴虐的行为废除擅自加税的法令,大力提倡农业生产,从此以后,所有伤害老百姓利益的法令,浪费国库钱财的工程全部停止。
"为人君者,怎能不顾国家民族的危亡,不管百姓的水深火热,刚愎自用,死不回头:"】
(一将功成万骨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