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城来说,汉山市就是深山老林。
因为从省城到汉山市直线距离只有260公里。但山区道路蜿蜒曲折,汽车颠簸10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公路里程接近400公里。穿过秦岭山脉之后,延绵不断依然是盘山公路。当走完绵绵不断山路后,便进入汉山市境内。
汉山市境内并不是一马平川,在盆地中间隆起高高汉山。汉山周边环绕着参差不齐的盆地。
汉山电站最为炸惊的消息就是,乜四仁竟然要和东舒雅结婚了。这不但是汉山电站震惊的消息,也让汉山市民感到吃惊:两个学历、家境、身高、相貌等等完全不匹配的人,要组成一个家庭,让电站光棍们情何以堪。
乜四仁和东舒雅结婚,采取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旅行结婚方式。
旅行结婚是东舒雅提出来的,原因是乜四仁家乡距离集镇较远,距离汉山城区30公里,去他们小寨村庄只有一米多宽人力车道,其他车辆没有办法通行村庄。准确的说,乜四仁在农村还没有家,原因是他母亲和大哥生活,原来的房子破旧不堪,两间瓦房还在漏雨,两间厨房猪圈土墙草房年久失修,即将垮塌。母亲在大哥家吃住,旧房就没有管理。若回家办婚礼只能在大哥家办,大哥家门口,就是那条一米多宽人行土路,没有院落。
电站知道乜四仁要结婚消息,从隔壁腾出一间宿舍,原来的半间宿舍,变成一间宿舍作为婚房。这已经很优厚了,许多老职工,孩子老婆都在单位,仅仅只有半间宿舍。
东舒雅工作单位是汉山市医院。原来住着六个人的集体宿舍,结婚时做了很大动员工作,让另外两名女同志挤到大集体宿舍。另外三名回家居住或与别人合租,这才腾出一间十二平米房间。
这样的结婚条件东舒雅母亲很不甘心。反复说服女儿放弃乜四仁。女儿的坚持,母亲断然放弃自己思想包袱,欣然同意女儿婚事。并高高兴兴给新女婿买了一身西装和皮鞋,然后来到小寨村拜见了乜四仁母亲,大哥和大嫂。
东舒雅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他们认为女儿的幸福自己做主,他们能给的,只是参考和建议意见,没有决定权利。他们尊重女儿的选择和女儿对婚礼的打算。
母亲听说女儿要举行旅行结婚,拿给300元亲自送到火车站。
母亲有些难舍难分。父亲高兴的劝解:你的流泪是对女儿婚礼不满,还是短暂分别的难过?
母亲说:就这一个女儿千辛万苦抚养大,却落到深山老林工作。乜四仁是配不上女儿的,女儿怎么就这样喜欢他。
父亲说:孩子喜欢就由着她,幸福是他们的,我们只能短暂扶持他们一程,后面的路要靠年轻人自己走。我们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最终的大舞台是年轻人的。
乜四仁与东舒雅旅行结婚并没有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前沿大城市,而是去了新疆。这个选择是乜四仁主意,他刚刚学会摄影,他要走遍新疆,那里是美丽壮阔处女旅游地,那里有浓厚的民族氛围,广袤的草原,还有绝美神秘喀纳斯湖泊,牛羊成群,极具诱惑力的葡萄沟。旅行结婚东舒雅积极响应,一拍即合。
走时,乜四仁买了两卷照相机胶卷,当时胶卷一卷要36元,比一个农副工的工资还多,两卷已经非常奢侈了。一卷最多拍摄38张照片,正常情况只能照36张,这样算来一张照片交卷就是一元钱,当时算非常奢侈的爱好了。
一个月旅行回来,乜四仁在家乡请了亲戚来家吃了饭,大家认识了媳妇东舒雅,家乡人羡慕不已。
东舒雅在医院请朋友们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就到电站请客,由于电站是三班倒工作制,没有办法集体吃饭,站长出了一个主意:你们出50元。我们让电站职工每人免费吃一份肉菜,算是对你们婚礼的祝贺。旅行结婚后待客,是不收礼金的。
就这样婚礼结束。一般人想象,乜四仁会青云直上,要不了三五年便调到更好单位,然后一步一个台阶飞黄腾达,开始仕途路径。但一直到婚后两年的1988年,乜四仁还在电站上班,东舒雅怀孕依然坐诊上班。
乜四仁在电站上班,名义上的师傅,没有带过徒弟的师傅。
东舒雅怀孕不便来电站。汉山市水利局下了公函到电站,借调乜四仁去水利局报到。主办局机关农田水利基建工作简报。这就意味着乜四仁要从电站到局机关工作了。
汉山市水利局并没有在城区,而在市区北郊八里处八里村。八里村有一个3000万立方八里村水库,位于汉山电站渠道下游,这个水库浇灌汉山城区周边数万亩水浇地。
八里村水库西侧,有一块水库滩涂地域,面积300多亩。这个滩涂地本身是水库管理用房和鱼种繁育场部所在地。
后水利局围绕四棵百年塔松修建了四合院落,把水利局机关各科室,部门及防汛抗旱办、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农田水利基建办等单位汇集在这个院落。
随后,院落外市农业局及农业开发办、蚕丝办,蔬菜站等机关部门,在此开辟一块地方落户这里。汉山市林业局又将林研所、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测中心搬此办公,八里村水库形成一个小机关办公区域,把三百亩滩涂占了个满满当当,每天人流攒动,你来我往。
随着时间推移,八里村水库改建成了八里村公园,成为西北最大的城市公园。八里村水库滩土又被扩大一些,占据良田近百亩作为儿童乐园。实际上八里村水库滩涂全部消失。还多占良田近百亩。
在汉山市水利局机关,乜四仁负责农田水利基建简报工作。汉山市农田水利基建,从当年11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前后五个月时间,每周要出一期水利工作简报。乜四仁不分白天黑夜读来的文学作品,现在每周化作一两千字的工作简报。乜四仁的工作搭档老王,也是借调局机关工作人员,只是先乜四仁两年,指手画脚夸夸其谈,好像救世主一样指导着八股文写作,不到一个月,乜四仁就成了机关一支笔。
农田水利基建结束后转入正常工作:防汛、抗旱、水库维修、汉江河治理、塘池加固等工作。简报改为不定期。防汛期间每周出两期,其他工作一月半月出一期。
乜四仁在水利局机关练得一手好文章,每年几十万字简报出版物。乜四仁把这些简报每一期都留存一份,到年底厚厚装订一本。东舒雅玩笑说:你不分白天黑夜的读书,最终练就了八股文高水平,在机关算得一支笔。
因此,乜四仁在机关大家都叫乜一笔,电站叫他灭师傅,在机关大家尊称他乜一笔,依然忽略他姓名称呼。
乜四仁严格执行晚婚晚育政策。在28岁时才生育女儿。东舒雅母亲坐公交班车10小时才来到汉山市,在女儿宿舍足足睡了两天,才清醒过来。
母亲坚持要把女儿调回省城医院工作。让乜四仁随家属前往机关工作。
乜四仁说:我学的专业是水轮机运行,省城既没有电站连水库都没有。我苦读书考的中专,不是白上白学了吗?到那里去我什么都不懂有什么意思?
母亲说:你已经28岁了,怎么还说这样幼稚的话?你以为学校专业毕业后非要从事这个专业工作。难道你考中专,就是为了在大山电站混工资吗?
乜四仁不同意母亲的话:我没有混工资,每天都把学到的知识渗透在工作里。
乜四仁对电站有感情,友情,熟悉那里的花花草草一树一木,对那里的人和物有情有感。
东舒雅也反对母亲提议,母亲就只能顺从女儿了。
女儿休产假期间,给乜四仁请一个月假回省城陪同。
乜四仁工作只能由老王替代。老王很高兴,因为机关空缺一个事业编制,乜四仁走了,借调人员他资格最老,可能机遇就是自己的。
东舒雅母亲想,自己说不动女儿、女婿,任务只能交给她父亲。
万万没想到东舒雅父亲听了东舒雅和乜四仁意见,不但没有给女婿做工作,还支持女婿看法。他认为女婿既然辛苦考上了中专,热爱这份工作,虽然电站辛苦,距离城市偏远,但他喜欢这份工作。就让他在那里工作,自己女儿喜欢山山水水,喜欢和乜四仁待在一起,相互照应关照,这有什么不好的?
东舒雅母亲很不理解丈夫做法。丈夫今年已经62岁了,自己也48岁,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丈夫65岁就退休了,其他男人60岁就退休了。我至今还是工人身份,50岁就要退休。我就想让你转个干部身份,到现在还是工人身份,工人身份只能在50岁退休,我还有两年的时间。丈夫在这三年中不把女儿女婿事情安排好,离休之后什么都管不了。我们老了住在医院连端汤递水的人都没有。
东舒雅父亲很开朗:你想多了吧,我退休了就和女儿住在一起,住在汉山市,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女儿又是医生,她就是我的保健医生,闲暇时间陪陪外孙女,骑上自行车不到一小时就去到了汉山电站。那才是我们真正养老地方。你看现在城市到处是灰尘,到处是汽车。我们老了难道要居住在纷乱嘈杂,居住环境恶劣城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