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振兴知道自己兼任着大县的主要领导,又是市级副市长,分管城建工作,这样的格局不会时间太长。
他深知:一是力不从心,两地奔波。二是两地的工作都没有抓好,都是应付上级。
他知道这样的格局是短暂的。当他把手头的人事都安排妥当之后,便想着辞去大县主要领导职务,专心回汉山市认认真真工作,抓上一两件事,取得上级主要领导对他工作和能力的认可。
这时,迎来经济改革大潮。
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
乜振兴对经济工作没有更多的研究,他学的农业,从事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水稻高产实验工作,凭着他对学校书本知识,他理解市场经济就是打破铁饭碗,打破国有,实现私营化。只要发展经济,促使经济的发展,让财政活起来,便是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乜振兴现在还带薪进修法学研究生。半年到省级专业学校脱产学习两个月时间,每年四个月时间,第一年还认认真真去听课学习,完成作业。第二年自己学习,秘书帮着完成作业,第三年就秘书帮着上课,帮着完成作业,甚至于连自己的毕业论文都没有看完。自己的秘书就是堂堂正正研究生,写一篇论文小菜一碟。第四年便顺利拿到法学研究生证书,含金量极低。许多领导都是这样获得研究生证书。
乜振兴安排专班对大县的四家国营建筑公司进行调研。
大县的交通建筑公司,水利建筑公司,建设局建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调研结果,这些企业每年不但不上交一分钱的利润,每年还需要国家补贴资金。补贴的资金比上缴的利税还要高许多。
例如,水利建筑公司,水利局每年安排项目资金两千多万人,公司实际给单位上交利税只有50万元,每年在年底,水利局还要向公司注入资金120万元,以解决贫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和设备更新等相关费用。单位还向银行贷款400余万元用于流动资金,每年不但没有偿还贷款本金,水利局和银行进行交涉,以扶持农业为由进行贴息。
四个单位情况基本相同。这些单位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和城市用有国有土地,全县最好的工程设备。既然有着充分的土地和设备资源以及资金,为什么没有利润?大家心里都明白,利润都装在了层层领导的腰包里。每年的年底,还要从这些企业提取百万元现金,用于请客送礼,过年拜节等这些事务上来。
乜振兴知道,他每年都要从这些国营单位提取大量资金,给贫困山区用于春节农民过年困难补助,同时也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拜年过年和给领导送礼上。宋姐祝愿领导孩子升学、参军、搬家、住院、父母生日、外出学习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钱。
经过调研,乜振兴深思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王珂来到了他办公室。
乜振兴顺口问道:“王总,你的企业每年在大县有多少收入?”
王珂说:“我在大县就一个分公司,每年向你们大县上缴400多万元税金。剩下的600万元,我全部装在了自己的腰包里。”
乜振兴笑笑说:“你是个体户,又是独资企业。缴过税金。全部装在你的兜里,那也是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说你的不是,但你把企业利润装在你个人的腰包里,利润税金不缴,这也是不对的。”
王可笑笑说:“我的企业税务局哪敢去查账,他们不但不查我的企业,隔三差五还让我帮他们请客送礼,甚至主要领导把消费票据拿在我的企业去报销,他们不但不来征收这部分税金,还指导我的会计怎样的做账避税。说实话,我们每年要在大县节省两百多万元的税金,光节省的税金就足够生活,其他的我就不奢望了。”
乜振兴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假如把国营建筑公司交给你。你有什么想法?”
王珂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他不敢奢望把所有的建筑企业全部囊括在他的名下,他原来想只要把建设局建筑公司交给他,那是一块大肥肉,甚至于他告乜振兴:“一旦把建筑企业交给我,我每年向大县缴1000万元的税金没有问题。”
乜振兴说:“你一个建筑企业每年要向大县交400多万元利税,四个国营建筑公司全部交给你,你才给缴1000万元税金?”
王珂说:“假如把四个企业以零元协议交给我,我每年给大县缴税金2000万元。”
乜振兴吃惊的看着王珂:“你这么大的胃口,要0元协议交给你四个企业。我为什么把四个国营企业0元交给你?给我说个道理。”
王珂说:“就水利建筑公司来说,现在对外欠账有两百万元,银行贷款两百万元,利息可以协调免收,但本金我要偿还两百万元,加上两百万元借款,他们在中心城区有40亩国有土地,这40亩土地国征价格400万元左右,基本持平。下来再说退休人的工资,现在,建筑公司有40多名职工,其中有20多名退休职工,我要帮助你养20多人退休职工。退休人员玩了20多个人。在职铁饭碗人员一天混饭吃,划归私有企业。大部分人员不能承受企业的改制和压力,一部分会离职,一部分单干从事个体企业,最后剩余一部分相当于我养着,我每年除包养20多人退休人员,还白养十多闲杂人员。”
乜振兴说:“退休人员你不要考虑,我打算和市社保局进行沟通,象征性出一部分资金,让国家把他们养起来,这样就给企业减少不少负担。”
王珂说:“这倒是个好办法,那我就可以不给你养退休职工了。我每年把养人的钱全部……”
乜振兴打住了王珂话,他再次对王珂说:“你能不能全部吃下城建,水利,交通四大国营建筑公司?”
王珂说:“假如把四大国有公司交给我,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虽然公司交给了我,但国家的项目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还要按原来的渠道走,虽然可以进行招投标,但必须在我所属范围内开展招标。在一定程度上,要限制社会建筑公司的参与,特别是市级建筑公司的参与,不然,我2000万元的税金是保证不了的。”
王珂很高兴的走了,走的时候,还给乜振兴留下一张购物卡,张购物卡是省城高新一小对面最大超市的,里面商品奇贵,但东西确实高档现代。这两万块钱,王萍可以在超市里面购买基本的电器设备和生活用品。王萍一直钟情于那里的产品,食品放心卫生,质量可靠。特别是澳大利亚奶粉,一桶需要二三百元,虽然贵,但那个奶粉喝着纯正。
乜振兴没有说话,只是把王珂送到门口。
出了门之后,乜振兴想:可以提出一个零元改制方案,交相关部门来研讨这个问题。
随后,乜振兴觉得,把四个国营建筑企业,怎么能让王珂一个单位独家承担,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把四个国营建筑企业交给同一个私营企业,这在会议上也通不过呀。
当天晚上,乜振兴真要给王珂打电话,他拿出手机正要拨号的时候,就看见了王珂的号码。王珂的号码直逼他的号码,最后一位他是6008,而王珂的号码是6009。
王珂说:“过来坐一坐。”
乜振兴说:“还是我去你那里喝喝茶吧。”
王珂知道,现在他和乜振兴的交往既要隐蔽又要谨慎,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同时,王珂知道现在许多人已经风言风语,对他们两人的关系传的有些邪乎。
宋氏点茶的姑娘开着车去接乜振兴,王珂还特别叮咛:“先在机关院外绕几圈儿,经过背街从后门进来。”王珂的院落,原来并没有后门,因为后门那里是一大片菜农的菜地。原来后院堆放着建筑材料和设备。后来,王珂考虑到和乜振兴交流走大门太过招摇。
原来,他迎接乜振兴走大门,意思是让大家知道,他和乜振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大家在项目竞争和项目建设上,看着他的脸色行事。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他和乜振兴之间的关系,而且乜振兴时不时的从他大门出入,对他公司没有什么影响,但对王珂个人影响就大了。
许多人还玩笑说,王珂是乜振兴幺儿子。这个话传到王珂耳朵的时候,王珂开始还有些沾沾自喜,认为幺儿子就是小儿子,有什么不好的。随着时间推移,他知道机关事情还是谨慎微妙一些为好,他便在后面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后门是专为乜振兴一人准备的,他并不一定天天从此经过,大家并不知道王珂公司后院还开了一个小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