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后院没有安装照明灯,黑乎乎的。乜振兴每次经过,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乜振兴从后门进去之后,宋氏点茶姑娘趁着夜色黑暗,紧紧的抱着乜振兴。乜振兴小声说:“不要这样,让王珂知道怎么得了?你可是王珂身边的人。”
宋氏点茶姑娘用舌头紧紧的堵住乜振兴的嘴说:“王珂身边有李萍儿。我只是他的一件衣服而已,在换洗衣服的时候,他临时穿几天。”
乜振兴说:“假如你有了孩子,这个孩子究竟算谁的呢?”
宋氏点茶姑娘说:“我不管谁的,只要有了孩子,我就把他生下来。”
就在这时,乜振兴听见屋里响动声,他知道那是王珂在准备茶点。乜振兴整理了自己的衣服。
宋式点茶姑娘从包里掏出了卫生纸,把他的嘴认真的擦了擦。透着微弱的灯光看了看,没有什么,这才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进去坐在那里,给他们用力的搅拌着宋式点茶。
乜振兴没有顾及姑娘的存在,单刀直入说:“假如把四个国有建筑企业交给你,在会议上怎么能够通得过?”
王克说:“这个简单,我用现在一个公司收购一个国有建筑公司,我另外注册三个公司,而且用不同的法人注册,你的侄子可以做一个公司法人,点茶姑娘可以做一个公司法人,再让王萍做一个公司法人,这样不顺理成章了吗?”
乜振兴突然想:“我侄子姓乜,大家知道实情,这不是成了家族企业吗?这个不好。这个不好。在大县大家都明白那个孩子是我的侄子,是我大哥家的孩子,这样明目张胆后患无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王珂:“你就随便指定一个人成立公司就行了。其实,这三个公司也无需单独成立,我的公司是现成的,只需要重新把原来三个公司注销,然后重新注册,我的办公场地,设备,人员都是齐备的,只需要重新注册就可开业了。”
振兴很是满意,在一次重要的小范围会议上,乜振兴有意提出这个改革方案。就是把城市建设建筑公司及水利,交通四大国有建筑公司零元进行改制。他抛出这个话题,并没有做任何结论,而是让大家下去吹吹风,讨论讨论这个方案。
行,要算一笔账,不行,依然要算一笔账,究竟多少钱能够把这些企业盘活,目标是不管用什么方式盘活,每年必须要给国家上缴2000万元税金。
这个改制方案迅速在大县大街小巷议论开了,特别是机关议论这一方面更为广泛。
不管怎么议论,最终要落实到每年要给国家上交2000万元税金,这是大家望而却步,大家说:这四个企业每年要上交2000万元的税金万不可行。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只要把企业的职工养活,把退休职工的工资发了,不要国家的补贴,就已经是很优厚的条件。许多企业还有贷款。
许多人在议论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企业还有土地和人力资源以及机械设备这一现实。
大家只知道国营企业施工都是混工钱,哪里真正的干过事情,虽然他们都拿着大学文凭,甚至于研究生的文凭,哪里有真凭实学。许多人都在给私营企业干着活,在私营企业兼职当监理、搞设计。
这个方案大家感觉不可能改制成功。但大家知道,要让每个企业上交500万元的利润,那是不会成功的,没有人接受。
最后,乜振兴再次在一次会议上抛出,我们让所有企业,所有机关上的干部,凡是有相关专业知识人才,加入到这些行业,能不能把资企业盘活?能不能把账务还清?
这个方案再次抛出之后,凡是同行和相关建筑行业的机关大学生们完全闭了嘴,他们明白一旦话语多了,自己铁饭碗抛弃,进入企业这个烂摊子,最终会被社会抛弃,沦落为待业青年。
在大家纷纷扬扬议论三个月之后,大县正式启动四个建筑企业的改制工作,而且要求每一个单位都要进行充分讨论,每一个单位,不管你与这个行业有无关系,都要提出一条可行性的报告,哪怕三五十字,送改革办公室进行参考审阅。
于是,大家纷纷提出了四个企业的改制方案。最后,经过所有正副局长参加的会议,论证了三天三夜无休止的扯筋,扯皮,争吵,最后确定具体的改革方案。把四个国营企业全部进行私有化,以0元的资产,零元资金进行改制。
说白了,就是把四个企业拱手送给私营企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把四个企业的退休职工全部纳入社保,由财政出资金,社保承担退休工资发放。国营贷款全部由政府进行担保,逐年由财政对借款进行偿还。拱手零元资产对四个企业进行了改制,顺利签约了协议。
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零元资产改制尘埃落定。机关干部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辛辛苦苦经营30多年的企业,最后拱手给了私营企业,而且还把退休职工和贷款由国家承担。企业辛辛苦苦30年来,把全部项目由所属单位承揽。把烂摊子丢给了国家。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摊子甩了,这些企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项目资源和土地都送人了,但他们明白,每一年要有2000万元税金收入。
这两千万元的税金收入,是机关所有干部职工的工资保障,相当于这四个企业养活了机关干部职工,何乐而不为?
大家又开开心心,欢欢乐乐,因为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会出现工资迟发,晚发,年底的工资奖金有了眉目。
王珂不负众望,顺利的接管了这些企业,王珂要求所有企业接管之后,都不能和他有任何交往,而他们内部却实行着统一的财务管理。
企业运行一年,大县大大小小工程项目,连路边修厕所的资金都由王珂建设。什么教育上微机采购和机关电线电缆更换项目都由王珂承担。
王珂这一年也不负众望,确确实实如数向国家缴纳了两千万元的。
为了奖励王珂对大县做出的贡献。大县财政收入突破了亿元大关。王珂贡献出了20%的税金,这在全市神话般的存在。
于是,达县决定给王珂奖励20万人桑塔纳一辆,以致鼓励,同时号召所有企业争取多交税交大税,年底得大奖。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四大建筑行业成了垄断行业。
大县所有事项,必须由四个企业来承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珂的企业越来越强大,他不仅按时交纳税金,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然而,在表面的繁荣背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其他企业发现难以与王珂的企业竞争,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同时,由于四大建筑行业的垄断,工程质量和价格也受到了质疑。有人开始怀疑这种垄断是否真的有利于大县的发展,一场关于经济改革和公平竞争的讨论在大县掀起。
在这场讨论中,一些人认为王珂的成功是个人努力和智慧的结果,他的企业为大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另一些人则担心垄断会导致资源集中、创新受限,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的健康竞争。王珂意识到,他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必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思考如何应对公众的质疑,以及寻找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的途径。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大县经济的未来走向。
王珂决定邀请其他企业负责人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在会议上,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并提出了共同合作的建议。尽管起初有些企业持保留态度,但经过一番商讨,大家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于是,王珂牵头成立了一个行业联盟,旨在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联盟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训活动,分享经验和技术,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同时,他们也积极与政府沟通,寻求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在联盟的努力下,市场竞争逐渐趋于公平,工程质量得到了提升,价格也更加合理。大县的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王珂的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王珂知道,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力,特别对贫困山区的电力投资力度加大。而自己只有建筑行业,还没有电力行业这一块。这一方面还是一个极大的漏洞。他要和电力行业一比高低,甚至把自己融入电力系统,这样他的收入会更加的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