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燕国新都,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往昔,都城尚在临安,可因其毗邻燕北七镇,饱受战乱纷扰,无奈之下,燕国将皇都南迁至此,扎根燕京。
今日,燕京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百姓们三五成群。瞧,街角处,甲乙丙丁四位百姓正围坐一团,热烈地攀谈着。
甲满脸兴奋,眉飞色舞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蔺大人带着兵突袭苍硕城,把那霸占咱们苍硕城多年的狗贼莫浅给收拾了!”
乙瞪大了眼睛,急切追问:“啥?真的吗?快讲讲,这到底咋回事啊!”
甲清了清嗓子,继续绘声绘色道:“我可听人说,刺杀莫浅的,是一位叫李景的大人。这位李大人以前在景国,专干谍者之事,给景国搅和得那叫一个天翻地覆。这次,他和蔺大人里应外合,直接把莫浅那狗贼给除掉了,苍硕城也重回咱们燕国怀抱啦!”
丙一听,忍不住拍手叫好:“哎呀呀,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咱燕国百姓,可算能出这口恶气了!”
丁忙不迭点头,接着话茬:“我还听说,接下来李景李大人准备出兵烟霞镇,要逐一收复燕北七镇呢!”
“真的?那可太棒了!咱们燕国臣民,好久都没这么扬眉吐气过了!”甲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乙竖起大拇指,满脸赞叹:“李大人和蔺大人,可都是咱燕国的大英雄呐!有他们在,咱燕国复兴指日可待!”
丙也随声附和:“对对对,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笑声在街角回荡。
燕皇端坐龙椅,忧郁缠身,开朗少年因决策失误致燕国陷入困境。往昔燕国风雨飘摇之际,李景暗中与燕皇默契配合勉强维系。燕皇欲出兵助李景收复燕北七镇,却遭反对……
蔺无极上前一步,神色凝重,拱手说:“陛下,李景此人虽看似忠心耿耿,但人心难测啊。若让李景手握重兵,到时候他一旦造反,我燕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燕皇微微皱眉,反驳:“李景绝不会造反,他的家人皆在我们手中,他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年迈的宰相杜如海颤颤巍巍地走出,神色凝重,语气恳切:“陛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人心隔肚皮,李景如今威望渐盛,若将举国兵力,尤其是禁军都交予他,日后恐无人能制衡。陛下,万不可如此草率,凡事得给自己留条退路啊 。”
燕皇听闻,心中一阵烦闷。他望着殿下众人,深知他们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只是,他实在不想错过这次收复燕北的绝佳机会。沉默良久,燕皇最终长叹一声,无奈地妥协:“罢了罢了,就依你们所言,让李景自行筹备兵力和粮草去收复燕北吧。”说罢,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那忧郁之色更甚。
“来人,传朕旨意。”燕皇的声音低沉。
绯色官服的传旨官如一道赤色的闪电,迅速出列,“扑通”一声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明黄色的圣旨。
*
苍硕城校场,日光似火,四方涌来的各路好汉齐聚于此,怀揣着投身军旅、收复燕北的壮志豪情。
李景身着玄色长袍,身姿笔挺地站在高台,身旁龙延身着劲装,目光锐利扫视众人。
不远处,周礼祖十分惹眼。他戴着圆圆的小帽,帽檐微倾,身着褐色布衣,衣角随走动轻摆,黑色腰带束出健壮身形。
周礼祖双手抱胸,满脸骄傲,昂首挺胸在人群中大摇大摆地穿梭、摇头晃脑。因他这段时日明里暗里四处奔走宣传,才引得四方豪杰汇聚于此。他深知自己功不可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眼神中满是张扬。
这时,周礼祖瞧见一个身材矮小瘦弱的年轻人,面色苍白如纸,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周礼祖眉头一皱,满脸嫌弃,大步上前,一把揪住年轻人的衣领,像拎小鸡似的将他拎出人群,随手一丢,嗤笑一声:“就你这副模样,也想来验兵?瞅瞅你这小身板,人家挥刀都砍不到你,怕是风一吹就倒了!”
周围的人见状,哄然大笑。年轻人被摔在地上,灰头土脸,却倔强地爬起来,紧攥着双拳,小脸涨得通红,大声反驳:“个子矮怎么了?我虽力气不如人,可我画得一手好图!”说着,他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纸张,高高举起,“请看,这是我绘制的燕北七镇地图,每一处山川、河流、要道,都经我仔细勘察、亲手绘制!凭什么不让我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