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原本的嘲笑声戛然而止。周礼祖也有些意外,愣了片刻,随即摇头晃脑地说:“就几张破纸,能有多大用处?”
李景在高台上将这一幕看得真切,微微转头,轻声问身旁的龙颜喜:“那肥头大耳,飞扬跋扈的人是谁?”龙颜喜赶忙凑近李景耳畔,低声说:“他就是周礼祖。王三娘找他借的军服,那晚追到将军府索要50两银子的,也是他。最后崔玉崔娘子给了银子,这事儿才了结。”
“好厉害的角色,有趣。”李景勾起一抹笑。
恰在此时,周礼祖满脸堆笑,主动上前说:“李大人,在下是三娘的好友周礼祖。不瞒您说,今天这般热闹场面,我也出了些力呢。”
李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周礼祖见状,愈发兴奋,搓着手说:“大人,要不我在旁帮您审审这些前来投军的人?”李景再度点头同意 。
周礼祖瞬间来了精神,转身面向排队的人群,大声吆喝起来:“哎,大伙往里走,别堵在这儿,都往前去!”接着,他又恢复了那副神气模样,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时不时指点几句,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军中的重要人物。
而那被周礼祖嫌弃的年轻人陈书,捧着地图,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李景目光落到陈书身上,记起方才之事,便朝他走去。周礼祖这才想起还有这档子事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李景目光温和,伸手接过地图,缓缓展开。只见图上线条细腻,山川走势、城镇分布、道路脉络一目了然,甚至连一些隐蔽的小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抬头看向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挺直腰杆,大声回道:“回大人,我叫陈书,自幼喜好钻研地理,对燕北之地尤为熟悉。一直盼着能为收复燕北出份力。”
李景微微点头,转身看向周礼祖,正色道:“周兄,切不可貌相取人。陈书这地图,对我们收复燕北大有裨益。在我军中,不论出身、外貌,只要有一技之长,皆能为国家效力。”
周礼祖面露尴尬之色,挠了挠头,忙拱手:“大人说得是,大人,其实您要是向三娘打听一下您就知道,我周礼祖也很有用,您知道吧,那晚上是我骑马……”
龙颜喜疯狂给周礼祖使眼色让他闭嘴。
周礼祖收到暗示马上转头吆喝:“身强力壮的先,啊,听见没?”
李景又看向陈书,鼓励道:“陈书,你这份才能,正是军中所需。日后,就随我一同为收复燕北努力。”
陈书眼眶泛红,激动地跪地磕头:“多谢大人!陈书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大人期望!”
台下众人见此,纷纷对李景的识人之明钦佩不已。而这场小插曲让校场中的气氛愈发热烈。各路好汉们愈发坚信,在李景的带领下,燕北收复之日,指日可待 。
忽然,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众人回首。只见身着右衽长袍的传令官,双手捧着圣旨走来。人群自觉分开,让出通道,目光皆聚于他,现场一片肃静。
传旨官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仿若洪钟鸣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念李景智勇双全,忠心可嘉。特命其暂代苍硕城城主之职,总领军中要务,以苍硕城为根基,全力筹备兵力、粮草,务必一举收复燕北七镇。望卿不辱使命,为我大燕开疆拓土,扬我国威。钦此!”
李景“噗通”双膝跪地,双手恭敬地接过圣旨,高声回应:“臣李景,领旨谢恩!”
圣旨宣读完毕,传旨官走近李景,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李大人,皇上对您寄予厚望,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不过,此次收复燕北,虽赋予大人行政大权,但招募军队、筹集粮草之事,还需大人自行妥善安排。皇上相信,以大人的能力,定能不负圣望。”
李景微微颔首,神色谦卑,语气诚恳:“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但凡力所能及之事,绝不劳烦朝廷,定不辜负陛下所托。” 表面上,他言辞恭顺,态度谦逊至极。
然而,在心底,李景却另有一番筹谋。朝廷对他,虽欲用其才,却又心存疑忌,着实令人心寒。但转念一想,如此局势亦非全然无益。正因朝廷的这份不信任,才给了他自主行事之空间。他意欲从苍硕城及未来收复之燕北七镇中,精挑细选、全力打造一支只效忠于己之嫡系军队。
念及此处,李景心中暗忖,此或为不幸中之万幸矣。只要能将此支嫡系军队紧紧掌控,日后无论遭遇何种变故,自己皆有了安身立命之根本,不图他求,至少亦能令他人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