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的庄园,是玄家在颍川最好的,也是这次减产没有被影响到的良田。”凤衔珠的判断没错,但邓四知仍然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
“山匪在颍川盘踞已久,会抢夺良田也正常。”
“那为什么要回头杀人呢?”凤衔珠的反问则充满了亮点:“他们既然盘踞已久,该知道如今年景不好,秋收刚刚开始,他们就来抢掠,甚至回头杀人,对于要靠着颍川富户活下去的他们,无异于杀鸡取卵。他们很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往年也都留一线,为何今年突然要杀人?”
“夫人的意思是,破坏这块田地的收成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邓四知突然悟了。
“我在抢劫现场看过。一般抢劫目的是拿走更多的财物或者粮食。但是颍川的抢夺现场,很显然更多的是作物被踩踏。”凤衔珠说出了自己的观察。
“可是如今作物都熟了,踩踏落在地上及时收起,或者红薯之类的也并不影响收获。”邓四知以为是凤衔珠不懂农事,但凤衔珠却看向他道。
“先生忘记了吗?这个道理,当初和佃农谈话时,他们曾告诉过我。我知道此时作物已经成熟,即便被踩踏,特别是有些作物本来也不要上半部分,所以问题不大。可山匪不知道。他们回来杀人,是因为没有真正完成任务。”
“那里一旦大部分庄户被屠杀染血,就很难及时完成收割。如此大案,若是官府来封锁检查,少说两三个月无法解封。”邓四知彻底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只是这样做,对这些山匪有什么好处?”
“当然有了,世间事,从村头传到村尾,尚有讹变,更遑论这丰腴之地,灭门绝收之事。饥荒之下,颍川的膏腴之地绝收,你觉得粮价会如何?就算颍川素来有开仓放粮的习惯,那其他地方呢?”
凤衔珠的步步推进让邓四知背后全是冷汗,却听她说出最后更可怕的猜测:“邓先生是否还记得,之前也是那个庄子最会种田的老农老王头说过,颍川,只有他们庄子,再恶劣的天气也没有绝收过。”
“是异象!人为的异象!”邓四知脸色苍白:“这是直指庙堂!”
凤衔珠终于点头了:“是啊,天下有灾荒,是谁的错呢?”
邓四知不再开口了,少女笑了一下,原地来回踱步,又等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先生不敢说?总不会是陛下的错,不是陛下的错,便是妖妃的错,不是吗?”
“贵妃!”
“永平废妃案!”
两道声音一道在现实,一道在脑内响起。邓四知突然明白这事与正受宠的曹贵妃有关。而虞泉也终于将这事和永平三年春节的那场宫廷政变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