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还是太子抱着皇上,不停轻声哄着,那模样就像一位温柔的母亲。
他这么猛的吗?软饭硬吃。
你这个面首不应该躲躲藏藏的吗?
你可是给摄政王长辈分了,成为他后爹,
不怕摄政王哪天看你膈应,一生气,像捏死臭虫一样捏死你吗?
你倒好,还出来到处晃荡显摆。
难道是摄政王已经认可了他和姑姑的事情?
“两位表哥怎如此落魄,是谁欺负你们了?”
摄政王看到他俩,关心道。
此时的摄政王,身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两兄弟心想不就是你旁边那位吗?
你敢问我们却不敢说啊,更不能得罪他了。“
摄政王,没事,我俩就雨天路滑摔了一跤。”
萧氏兄弟脸上还带着一丝淤青,看起来颇为可怜。
“受伤去看太医啊,来我府上,有何事。”
虽然他俩是摄政王长辈,可是在摄政王面前,却不敢有一点架子,生怕惹恼了摄政王。
我们是来看这位兄弟的,我俩一见如故,准备约他一起游玩白龙城。”
他俩赶忙说道,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摄政王不相信的看向太子。太子点头道:
“没错。
我正好有个事情跟他俩聊。
京城的路也太烂了,到处都是污水横流,
就算不摔倒他们,万一摔倒老奶奶怎么办?
因此我提议,两位明天朝堂上,向朝堂严厉提出整顿市容的要求。
同时成立一只管理市容的部门,就叫城管吧。
如此利国利民之举,你们俩觉得如何?”
太子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两人义愤填膺道:
“早该如此了,
此事,我俩兄弟义不容辞。”
说完拍着胸脯保证离开了。
第二天,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
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大臣们整齐地站成两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萧氏兄弟站了出来,哥哥萧宏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启禀摄政王,臣有要事启奏。
如今京城市容混乱,道路破败,污水横流,不仅影响百姓生活,也有损我云国的威严。
臣提议,整顿市容,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丞相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身紫色官袍,上面绣着精致的仙鹤图案,
头戴一顶黑色官帽,帽檐下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透着一股精明与算计。
不知道两兄弟在搞什么鬼,他们是摄政王的人,自然反对一波。
“萧大人,整顿市容谈何容易?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国库空虚,哪有闲钱来做这些?”
丞相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像一把利刃划破空气。
萧宏不慌不忙,向前迈了一步,说道:
“丞相此言差矣。虽然国库空虚,但我们可以发动民间力量,让富商们出资。
而且,成立管理部门,不仅能改善市容,还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萧宏说得慷慨激昂,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不行,你们这是与民争利。”
他们是富商在朝堂的代言人,一听到要出钱,一个个都站出来反对。
与民争利,这是他们最好反对武器,总拿出来说事。
这时,弟弟萧毅也站了出来,补充道:
“是啊,摄政王。此事刻不容缓。
若不及时整顿,百姓怨声载道,恐怕会影响社稷稳定。”
萧毅的声音清脆响亮,在朝堂上回荡。
绑定民意,谁都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话,不是只有你们这些读书人会。
摄政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众人,心中暗自佩服太子的算计。
他微微皱眉,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决定。诸位爱卿可有其他看法?”
一时间,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的支持萧氏兄弟,认为整顿市容势在必行;
有的则站在丞相一边,担心这会加重国家负担。
“如果不需要国库出钱,是不是就可以了。”
萧毅反问说道。
丞相想了想说道
“如果不需要国库开支,又可以起到整理市容的作用,只要大家都同意,自然我不会反对。”
因为他清楚,没有经济支持,一个部门不可能走长久。
皇室承担一万亲卫军已是极限了。
内库也不会支援他们太多。
首先你怎么招兵买马,拿不到饷银,内部就会不稳,那帮拿刀的自己就会内讧起来。
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有哪个良家子会加入。
更何况他们只有监督市容的权利
这是丞相没见过现代的城管,市容管理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可以打着这个旗号插手交通,运输,商业,消防等等
如果他们横征暴敛,到时候,自然民意沸腾,自己可以替民做主。
骂名他们承担,美名自己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