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原主同家人不该闹到这一步。
眼下人都娶进门一年多了,老林家就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不是。
今儿林然来老宅这边,主要是为了缓和原主跟父母的关系。
再者,也是想让老两口给自己帮下忙。
林然从家来的时候,在兔圈里捉了只半大的兔子。
这兔子还是之前自己山上抓到的那只灰兔下的崽。
如今也有快一斤半重。
林然来时,林大山两口子正准备做晚饭。
农村人饭都吃的早。
林然进门学着原主从前习惯,对着老两口喊了声“爹,娘。”
林大山见老儿子来了,手里还拎着个兔子,人也没反应。
倒是原主娘,看见儿子来了,立时迎了上来。
本来原主跟爹娘闹矛盾,主要就是跟老爹。
林大山为人固执,做事认死理,自从把老儿子逼的分家另过后,心里再后悔,做老子的,都不愿向儿子低头。
林大山这人,也代表了一部分农村长辈的行事风格。
亲儿子还知道来家里看看,这让林大山心里好受不少。
但嘴里说出来的话,依旧很冲。
“你来我家干啥?”
听听,这老头说话跟对着敌人似的。
幸好这是原主亲爹,要是换个头铁的这么跟自己说话,林然决意不惯着。
“爹,有段时间没来看你娘。这是我养的兔子,晚上你加个菜。”
林然说着话,把手里的兔子往前递了递。
林大山现下还抹不开面子要儿子的东西。
毕竟当时分家时,自己可是为了让儿子吃苦头,没给人多少帮助。
眼下哪好意思要儿子的东西。
林大山不接,林母倒是接的爽快。
这会儿见老儿子拿了东西来家里,林母早就绷不住了。
直接拿了兔子去厨房,让儿子晚上在家吃饭。
老林家有两儿一女。
大女儿出嫁了,二儿子在部队,一年回不来家一趟,守在身边的也就老儿子。
林大山之所以不愿意原主娶知青,也是为了儿子好。
但眼下两人成婚一年多,生米煮成熟饭,再揪着从前那些说道,也没什么意思。
林母让儿子屋里坐,顺道又拉着老头子去厨房帮忙。
厨房里。
“林大山,我儿子拿东西回来孝敬你,你可别再犯驴脾气了,今儿你要是再乱说话,我可就去儿子家过了。”
林母这一年多夹在父子两人中间,也很为难。
如今儿子给了两人台阶下,这事也就这么过去吧。
林大山见老妻都要跑去跟儿子过,心里有气也不敢再训儿子。
林然跟爹娘吃了一顿晚饭,林母厨艺很好,林然在饭桌上吃的心满意足。
饭吃完了,林然也没着急走。
这会儿人坐了饭桌上。开始跟老两口诉起苦来。
“娘,你不知道,早前我从山上摔下来,差点就没了命。”
林然从山上摔下来这事,林大山也听人说过,只不过村里人只说儿子扭了脚。
怎么到儿子嘴里连命都快没了。
“儿啊,不是扭了脚吗?”
林母一听儿子说连命都差点丢了,可是吓坏了。
“娘,我还摔伤了头,在床上躺了好几日才缓过来。”
行吧,林然为了演的逼真,还将头伸向林母那处,让人看看,头上有没有疤。
林然头上当然没有疤,因此,不等林母凑近了细瞧,林然就将头缩回去了。
“儿子,你现在可是好了?”
摔伤头可不是小事,林母没想到儿子那会儿那么危险。
早知道就不该听老头子的,本来林母那会儿想去儿子家看一看,最后还是被林大山拦住了。
林母这会儿心疼的直抹眼泪。
要林母说,城里的姑娘哪里不好,生的漂亮,还是识字的文化人,能看中儿子,说明儿子有本事。
不就是不会做活吗?教一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