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和李治之间的事情让他回忆起了自己的舅舅田蚡,“但是唐高宗李治的手段未免过于阴狠了,没有一点至尊的堂皇之气。”
田蚡在刘彻坐上皇位亲政之前做的一些事情确实很过分,联合太后想要架空自己这个皇帝。
但在刘彻和太皇太后等人的反制下,王氏和田蚡还是失败了。
而田蚡也很聪明,他在明白自己斗不过皇帝的时候,立马放弃了所有的权力并且以亲情向武帝求情。
刘彻再怎么冷血的一个政治生物,面对这个小时候把他当成宝一样呵护的亲舅舅,和母亲联手将自己亲手送上皇太子、皇帝位置的亲人,又怎么可能会狠得下心去真的杀了他?
“李唐的家事比我汉家还要无情啊!”
【公元649年,重病在床的李世民自知时日无多,于是精心为儿子李治挑选辅政大臣。
除了早已相中的长孙无忌、褚遂良外,他还要挑选一位能文能武的名将。当时的李靖也已卧病在床,年纪、才能、忠心都合格的,只剩下了李世积。
但李世积毕竟是李世民自己带起来的老臣,他会不会愿意被年轻的李治驾驭?
这是个问题。为了测试这位老将的觉悟,李世民毫无理由的将其贬到偏远的叠州当都督,并吩咐李治:“李世积才智有余,但没享受过你的恩德,我担心他不会敬服你。我现在将把降职,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以后把他引为亲信;如果有一丝犹豫,立即杀掉他。”
诏令下来后,李世积秒懂皇帝的用心。他接到命令后连家都没回,几乎立即动身出发。没多久,李世民去世,李治按照父亲的吩咐召回李世积、任命为宰相,从此这位老将成了年轻唐高宗的头号心腹。
凭着杰出的能力、忠诚的职场态度、让人无从指责的品格、圆滑的处事方式、高超的政治智慧,李世积一生出将入相、功勋卓越,武能开疆拓土、文能治国安邦,深受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任帝王、一任女帝的信任,就像他临终前所说的那样:“我山东一田夫耳,攀附明主,滥居富贵,位极三台,年将八十......”,标准的人生赢家。
对于自己的成功,李世积自己认为秘诀很简单:严格管束言行、慎交朋友。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也有可供借鉴的积极意义。
李渊认为李世积是一个“纯臣”。
上乃叹曰:“徐世积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李世民认为李世积是一个有格局有智谋的文武大才,“上尝谓侍臣曰:“于今名将,惟世积、道宗、万彻三人而已,世积、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
在此之前,李世民还对李世积说过:“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
而李世积的同僚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旧唐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上曰:“卿何以知之?”......
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沉毅能断,虽颇忌前,而有统御之才;
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积也。”上深然其言。
李世积他自己经常跟人吹嘘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他说:
“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不过,明代的李东阳据此写了一首诗:
亡赖贼,逢人杀。难当贼,不平杀。为佳贼,临阵杀。为大将,见贼杀。
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而李世积在唐高宗李治废立皇后的问题上,他的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正好印证了一言丧邦这句话。
之所以会有丧邦之言,对于封建社会时期来说,武则天作为李家媳妇篡权称帝本就是谋逆之举。况且自从武则天之后,再无皇后辅政的例子了,可以说她自己当皇帝爽了,过了一把瘾,但也把后世所有皇帝娘家的政治信誉玩没了:皇帝以后连自己的亲娘都不能信任了。
当然,李世积为了自保,默认皇帝的选择也未尝不是一件识时务之举。不得不说,初唐三大战神李靖、李积、苏定方三人的结局都是完美落寞的。】
大唐甘露殿里
长孙无忌涕泪横流的哭诉着,挂在他脸上的鼻涕要比前些日子里给皇子小青雉擦得还要多。“陛下,您难道能不了解臣的心性和品格吗?臣怎么可能会造大唐的反啊!”
皇帝是我发小,皇后是我妹妹,皇子是我外甥,受宠的公主更是我的亲外甥女,我,长孙无忌,鲜卑贵族,李唐国戚,天生贵胄,怎么可能想不开去造反?
关于皇子治的事情李世民不想再去了解那么多了,这个儿子的上位其实本就是自己晚年逼反了太子,搞废了嫡子争宠,害的原本无缘的李治忽然变成了唯一人选。
现在李世民更关心的是李治时期大唐发生了什么,那时候的大唐出现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大唐有什么启发。
所以,李二看都没看长孙无忌一眼,直接一脚踹开这个烦人精,他看向李靖和李世积等人,郑重的问道:“我大唐训练水师从海陆两路夹击高句丽的话,胜算真的能如天幕所推测的那样吗?”
小心翼翼但心中难掩灭高句丽这泼天大功劳而欣喜的李世积谨慎的说道:“高句丽乃是大唐的大敌,对陛下您未来的贞观大战略影响太深,不得不除,臣以为可以训练海军攻夷洲岛作为尝试!”
隋炀帝东征没有拿下高句丽,反而折戟在那里人都差点没了。
而千古一帝李世民更是未能一战灭其国,只是将高句丽的手脚全部斩断,逼到了大山里。
两个皇帝两朝人都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让李世积给诛灭了,此等功绩有两个皇帝的衬托之下,李世积自然显得无比耀眼。
所以,现在的李世积根本不管哪个皇子的事情,就算历史重来他也愿意顺从着李治的意思,因为这个功劳他太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