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率数万秦军从武关方向大举攻楚。
当时楚顷襄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所以楚国之中上下离心,且守备虚弱。
白起这一方的秦军则和楚军状态不同,秦军决意死战,所以就很快地深入到了楚国腹地,先夺取了邓地,又逼近楚国郢都北面的战略要地鄢城。
鄢城是楚国当时的别都,也是郢都的门户,楚国退无可退是势在必保。
楚顷襄王增派了楚军的主力去拼死守城。白起则采取了引水灌城的办法,在鄢城西筑起堵水的堨,引西山长谷水入长渠,把水从城西灌向城东。
楚国的军民因此溺死数十万人,楚军主力受到了惨重损失,鄢城也随之陷落。
紧接着白起又率军转向西南,攻取了位于郢都上游的西陵,彻底截断了郢都与巫郡的联系。
“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白起为武安君。”
这场伐楚的战争从白起挂帅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注定了结局了,六国之中本就内在虚弱的楚军在听说这一次秦军主帅的去年大胜了魏国的白起后就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了。】
“我大秦的武安君正式挂帅之后便打的就是大仗,这才是真正的天生神将啊!”嬴政看着往昔秦军在天幕上英勇的模样,仿佛又回到了他当时坐镇咸阳,在沙盘上看着秦军一处处的攻城拔寨,一统六国的日子了。
“风!大风!”
“秦军威武!”
......
“白起以水灌溉敌营,这个手段虽然最后取得了大胜,但也给楚地的百姓生机造成了更多的牵连。”刘邦自己在六国未有一统的时候算是楚人,虽然祖宗是韩国人,他也向往过魏国的信陵君,想要去当他的幕客。
“后来的王翦在灭魏的时候有样学样的将大河给挖开了,大河之水灌溉了整座大梁城,死伤的百姓无数,魏国也一下子丧失了所有的抵抗能力。”
“秦军自己也没好受多少,秦国在接手了魏国的故地之后,也花费不少心思来治理泛滥的大河,此等手段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
“我大唐自建国以来便重视文教。”唐明皇李隆基捻着胡须洋洋自得的说道:“后来的那个弱宋虽说也是重视文教,但却注重‘以文驭武’这种偏道,所以有失了阴阳平衡之道。”
“在我大唐有文庙,也有武庙,文武平衡且只论其在文武方面的功绩!”
高力士垂头,双手端着一个盘子向李隆基递给他一杯茶水,“陛下文武双成,此等功绩想必太宗爷在天之灵闻之也欣慰啊!”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太宗皇帝有朕这样的子孙高兴还来不及呢!大唐在朕的手中那是如日中天啊!”
“在我大唐的武庙里,太公之下乃是张良,白起就是第三位,这才叫武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