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慢慢想,只要不太出格就好。
窦英微微一笑,以目示意,说道:“殿下可回车中细思,这骑马——时间可是不短了。”
朱慈煊顺着窦英示意的方向看去,皇后的车驾离得已经不远,帘子挑起,皇后虽没露面,却有沐剑屏的大眼睛在好奇地看着这里。
“是,是,孤这便回车里。”朱慈煊有些心虚地连连点头。
………………
夜色如梦如幻,月光如水似雾,使得周围朦胧一片。
王皇后坐在帐篷内,并没有马上训斥太子骑马之事,而是似笑非笑地听着爱子讲述白天和窦英的叙谈。
听到窦英所说的当学光武时,王皇后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其中深意,不禁慨叹道:“窦将军金玉良言,吾儿以后当于文武群臣面前多言光武帝,并仿效之。”
朱慈煊不是很明白,问道:“母后,孩儿觉得高皇帝更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现在不是正合其时?”
王皇后苦笑了一下,说高皇帝的缺点?那可是大明的开国皇帝。不能直说,王皇后便不说,只言光武帝的优点,以及为后人推崇的作为。
“光武帝宽博容纳,计虑如神,且推崇气节。”王皇后斟酌着字眼,说道:“且不说光武帝的文治武功,便是善待功臣,岂非文武百官所愿……”
朱重八恢复汉家天下,确实为人敬仰。但他杀功臣也杀得太厉害了,陪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老兄弟、老战友,几乎没有善终的。
而南明走到现在这个时候,所依靠的又是些什么成分的军队?
虽然表面上都称为明军,但历史问题却还是阻碍团结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包括李晋王在内,很多将领心怀疑虑的主要原因。
夔东十三家的几支主要人马,可是大顺军的余部。大顺军可是攻破北京,逼得崇祯上吊的罪魁祸首。
而目前滇省的明军,那是大西军的余部。杀过很多朱明宗室且不必说,张献忠还掘过凤阳的老朱家祖坟呢!
出身如此,历史问题如此严重,你说那些将士能不担心秋后算账,不得善终?
好嘛,你再口口声声把朱重八挂在嘴边,谁知道你是要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是把“手段狠毒、屠戮功臣”也奉为经典?
而大西军、大顺军出身的这些人,最怕的是什么?自然是现在被利用,以后被清算。
不用说将来如何如何,以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不是饱受排挤和打压,如果不是失望愤懑,原来的忠贞营,现在的十三家,当年为何脱离南明朝廷,千里迢迢的跋涉,在人烟稀少的川鄂交界处建立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