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官位于元遥推荐名单上的第一序列,小胖墩闪现之后对这位由梁奔魏的军将非常喜欢,元遥看人的眼光果然了得,姜是老的辣啊:面对害死了父亲的梁国皇帝,十五岁的李苗孤身北逃,从蜀中跋涉进至魏境,一路上备尝艰险,支撑他没有倒下的,就是仇恨。
身负杀父之仇的南国少年,不远千里去中原大地上寻求异国皇帝强大力量的帮助:是不是很俗、很套路?
但苦大仇深的李苗并不符合小白文里司空见惯的男猪脚人设。
因为史书上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对他来说就是浸满了血泪的苦难历程。
况且,他也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半世蹉跎,沉迹下僚。
唯一的高光时刻过后,就是死亡。
但他和邢峦确实都是较早提出经略西南以增加对梁战争战略纵深的军将,并且制定了非常细致的征蜀方案上奏皇帝:元恪看了觉得很可行,于是就派自己的舅舅高肇统帅大军西进攻伐益州。
大军走到晋寿元恪就病逝了,于是他就成了‘世宗宣武皇帝’。
‘人亡政息’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普遍规律,支持西征的皇帝死了,魏军只能徒劳而返。而作为方面军统帅的高肇,则为自己在外甥元恪当皇帝时的跋扈擅权埋了单、送了命。
如果‘父亲’再多活一两年,富饶的天府之国会不会已经成为大魏的疆土,提供大量战略物资、搞活商品经济的同时,作为南征梁国、混一宇内的战略策源地,从而向复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三国终结者模式’稳步迈进呢?
要做一统三国的晋武帝,不仅需要王濬,还需要羊祜、杜预啊。
对了,后来的忽必烈也曾攻略大理,从更纵深的侧翼包抄南宋,看似迂曲,实则在正面战场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13世纪‘世界征服者’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元许读过的历史书上,无论此前还是此后,都不乏成功的例子。
但历史没有假设,元恪的突然离世导致征蜀计划半途而废,李苗的方略就这样被继续束之高阁。
指望胡灵灵继承亡夫遗志,继续整合资源命将统兵兴师伐蜀,从而为子孙后代南进创造更多选择的余地和更有利的对峙态势?
她太忙了,实在顾不上考虑这些有的没的。
至于她在忙啥……你懂得。
“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于是又给魏主上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奏表。
当然,这个时候魏国的君主已经换成了元恪的儿子——元诩。
“于时肃宗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一封很有价值的‘北魏版隆中对’,就这么被‘冲幼’的‘孝明帝’给轻飘飘的忽略过去了,没有采纳。
一个断奶两千多天的孩子,你能指望他有什么宏图‘远略’?
这就是让低年级小学僧当最高决策者的后果。
元首世袭+官僚主义真是害死人啊。
李苗眼中的这娘俩:一个是宁愿跟小情人整天腻在一起,也不愿多花心思在国事上的痴女,一个是年幼无知、不通世事的正太。
所以李苗只能不咸不淡的继续当他的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衔。
一个是从第四品下阶的闲散文官,一个是第六品上阶的虚职武官。
在‘典丞功曹多如狗,仪同三司满街走’的北魏末年,他头上的这两个官位的职权,比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可能也大不了多少。
就这样等啊等、等啊等,直等到元诩十八岁,李苗也从一个稚嫩的青年熬成了一枚中年大叔,但他终究没有等到最高决策层再次认识到自己‘经略西南’方案价值的那一天。
直到天崩地裂,‘元诩’被毒死,尔朱荣开进洛阳,河阴之变……
然后立元子攸当皇帝,说话顶用的宗室变成了城阳王元徽。
尽管元徽也非常欣赏李苗的才干,李苗却从不刻意讨好他。
反而以大局为重,努力的在元徽和出任司徒一职的临淮王元彧之间居中调和。元徽非但不领情,反而猜忌他是元彧的党羽。
同为宗室,这俩货面对刚创下‘一次性杀戮还在其位的皇族数量第一’记录、屠刀上的血还没擦干净的尔朱家族,还是不能精诚合作、一致对外:北魏的最终覆灭于此可见一斑,一点都不冤。
抛除这些,小胖墩最看重李苗的是哪一点呢?
是他的不抛弃不放弃,当然,还有他的男子力max。
这种男子力的凸显是在数以千计的官员都已完全放弃了拯救魏国的努力,并表现得像菜包坤坤的时候——加强版娘炮。
还是说这位官高爵显的城阳王吧,元徽在促动元子攸最终下定决心干掉尔朱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尔朱荣一死,契胡武士从晋阳向洛阳进发为领袖复仇,他却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了。
老大一死,你们不都该立刻树倒猢狲散吗?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你们咋都不按套路出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