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雪山十分寒冷,赵远之跟了一段距离就觉得整个人都被冻透了,可是前面的人还在继续赶路,赵远之回忆了一下刚刚走过的路,心里大概有数这是绕到了大盛的后面,这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赵远之紧了紧衣服准备不要打草惊蛇,顺着原路回了大营,这时候天已经亮了,赵远之顶着大黑眼圈回了大营,他带着的士兵见了主将这副模样都笑了。
“将军,您这是大晚上做什么去了?”
赵远之摆手:“睡不着,出去转转。”
这一下士兵都笑了:“您这大黑眼圈,真是够明显。”
赵远之也跟着笑了:“确实,好了,你们好好操练,一天也不可懈怠,我去元帅营里。”
“是。”
田大帅此时正专心致志看着地图,听了脚步一抬头见是赵远之就招呼了一下:“远之,坐。”
“谢大帅。”
虽然赵远之和小侯爷的事情边关的将士们也有耳闻,起初士兵,将官,元帅对赵远之都没什么好态度,但是后来相处下来发现赵远之这个人严谨,办事认真,很是值得信任,对待下属也亲近,也没什么架子,渐渐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而这位田大帅本就与赵老将军是同僚,两人也算是战场上一起厮杀出来的,本来赵远之来他还有些疑惑:怎么好好的大理寺少卿被派到边关来历练了?后来也道听途说了一些有关常乐侯和赵远之的传言,所以这么一下子对赵远之就有了一点偏见,不过后来发现赵远之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边关众人逐渐达成了共识:一定是那个纨绔的常乐侯纠缠于赵远之,而赵远之抵死不从,这就招来了皇帝的不悦直接把赵远之赶出京城了。
赵远之解释过几次,可是大家权当他是“有难言之隐”。后来赵远之索性有不解释了,任由大家误会。
田大帅看了眼赵远之,刚好瞅到他的大黑眼圈笑着问:“怎么一晚没睡?”
赵远之点头:“睡不着出去溜达了一下,还发现了一群鬼鬼祟祟的人。”
“哦?是大夏的人?”
“是,他们趁着夜色上了雪山,绕了半天似乎是在看我们的布防。”
田大帅点了下头:“如今京城局势不明,边关都是全军戒备,我们这里更是要警惕。”
“嗯。”
“大黎那边的防线最为稳妥,只是我们这里高山林立,地势上本就不占优势,还与城池相距甚远,最是不安全。”
“确实。”
田大帅说着站起身来到地图面前:“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按道理说发放补给的文书应该就要到达了,今年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都早。”
正说着话听到了外面嘈杂的声音。
“下雪了?”
“是啊,怎么这就下雪了?”
“是啊,奇怪。”
“哎,那有什么奇怪的,今年冬天来得早。”
“也是,来得早,去的也早。”
听着外面说的话,赵远之更觉得心中不安,小侯爷的信也很久没收到了........京城不会是发生了什么大变故吧。
-
另一边京城中,宋全恒立在马上看着小侯爷:“常乐侯,觉不觉得今年冬天来得很快啊。”
“你不说本侯还真感觉不到。”
宋全恒笑了:“你说此时西北边疆是不是已经入冬了,那里可是有一座大雪山!你说我围着京城一天,边关的补给就会一天跟不上,那边的将士们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能抵挡过大夏的虎狼之师吗?哦对了,是不是常乐侯的心上人也在那儿。赵远之可是青年才俊,你说他会不会为了大军撤退,自己去抵挡大军,那么常乐侯你觉得等你解决了我,在去边关的时候能不能见到活着的赵远之。”
小侯爷听到这里咬紧了牙关,心里登时被揪了起来:原来他们父子并不是孤注一掷。真是千算万算没算到纪王父子这么丧尽天良。小侯爷刚准备开口,突然听到了城门上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众人都抬头去看,一个人身着龙袍,面容严肃端庄,朗声道:“收兵!”
“遵旨!”收兵的鼓声响了起来。
小侯爷看到了皇帝却没有一丝微笑,宋全恒的脸上倒是笑意盎然:“收兵!”
两方都收了兵挂起了免战牌!
小侯爷小跑着上了城门,正看见皇帝在等他。
“皇上,常乐给皇上请安。”
皇上伸手拉起了小侯爷:“回宫议事!”
“是,摆驾回宫!”
-
皇帝回来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大臣们这才都反应过来:皇帝这哪是失踪,这是给纪王演了一出戏,逼着他们反再趁机除掉。皇帝回来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梁大人的耳朵里,他板着一张脸并没有过多的笑意。如今皇帝回来了又如何,宋全恒的意图很是明显:逼着皇帝与他谈判,如此怕是大盛就要分崩离析了,不过若是皇帝不谈判,那西北边陲如何,大夏若是长驱直入,那真会无辜百姓遭殃,而且那里驻守的边关将士怕也都要“客死异乡”了。枢密使大人表情严肃,另一边梁玉却浑然不觉。
梁大人看他如此问了一句:“玉儿,你觉得如今局势如何?”
“爹爹放心,如今局势大好。”
“大好?你这好指的是哪一方?”
梁玉微笑:“自然不是纪王,他们如此做法就是坐实了叛贼的罪名,还是勾连外邦意图谋反更是罪无可恕,他们父子这是永无翻身之日了!”
-
此时皇宫中皇帝召集百官议事,朝堂上众臣都是低着头沉默不语,这里面有一些是因为自己在皇帝不再时的一番言语心里害怕,还有一些则是忧心如今局势,怎么看都是皇帝被动,很是不好,
皇帝看着沉闷的大殿,咳嗽了一声:“怎么诸位卿家,朕不在的时候不是有很多话要说吗,怎么朕回来了,你们却哑巴了?”
“皇上,如今宋全恒围城,我们虽然也能抵挡,但是边关的事情也很紧急,我们的补给送不出去,旨意传达不出去的话,这无疑........”
“杨相。”皇帝打断了杨丞相的话:“你是认为如今局势于我们十分不利。”
“臣以为如此。”
皇帝点了点头:“我们就如此妥协和他们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