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丞相不出声,他也知道若是谈判大盛恐怕就要分出一部分给纪王了,这是万万不能的。大臣们看着杨丞相不出声,也都不敢出声。
皇帝叹了口气:“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妥协,那怎么办?那位卿家有好办法?”
依然没有人敢搭话,皇帝如此问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大臣们提出与宋全恒围城的军队硬抗到底,可是如此的话边关怎么办,皇帝要做明君这事情必须由大臣提出来,可是没有哪个大臣担当得起边关数万条性命。
小侯爷此时一心都是赵远之,他知道皇帝这是下定了决心放弃了西北边关,可是皇帝能放弃边关,他不能放弃赵远之,那几乎就是他唯一的牵挂了。他正焦头烂额的时候,皇帝突然叫道了他:“常乐侯,怎么看?”
小侯爷上前施了一礼:“臣........”
“常乐侯,朕不在的时候你的做法十分得体,朕相信这一次你也可以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小侯爷抿了抿嘴,皇帝这是一定要在自己嘴里听到那句话,小侯爷叹了口气:远之........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就去找你!
“皇上,如今局势下,我们正应该内外夹击活捉宋全恒,将纪王父子等叛贼捉拿归案,边关虽然事态严峻,但是又田老将军等有经验的将官把守,撑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等解决了纪王父子等叛党再发兵去边关此乃万全之策!”
“嗯,的确是个好办法,众卿家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一片片的“臣附议。”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小侯爷,小侯爷也刚好抬头看皇帝,两人对视了一眼。
“来御书房。”
小侯爷会意点头。
兄妹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御书房,皇帝吩咐飞鹰和飞虎:“守着门,不许人靠近。”
“是。”
“皇上安全归来可喜可贺。”
皇帝点头:“朕本来就没多大事,这次还多亏了大黎帮忙。”
“大黎?”小侯爷一听十分疑惑:“您去大黎了?”
皇帝摇头:“朕半路结识了大黎公主,我们一见如故,朕准备纳她为妃。”
“大黎公主,哪一位?”
“耶律莹玉。”
“什么?”小侯爷差点没跳起来:“那不是萧太后的亲生女儿!怎么........”
皇帝冲他翻了个白眼:“太后都没你反应大,坐稳当了,朕原本也不知她身份,朕半路遇刺也是被她所救,而且朕直接就和大黎萧太后谈了个条件,娶她女儿以结两国之好,大黎派兵支持朕。”
“派兵,也就是说城外如今还有大黎的军队。”
皇帝点头:“的确,我已经派人去吩咐兵部李玉清了,吩咐他带着这波大黎士兵去边关支持一段时间。”
“可是这当真靠得住?”
皇帝想了片刻回答:“大夏如今越来越强大,对于大黎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威胁,帮助我们也算是帮助他们自己。”
小侯爷点了点头,可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要不我跟着去吧。”
皇帝摆手:“不必,你留在京城朕比较安心。而且太后似乎不愿意接受莹玉,她老人家病着你去照看的同时劝一劝。”小侯爷一听就是一翻白眼:“你为什么不自己去。”
皇帝冲着他皱了下眉:“那行朕去劝说太后,你去天牢审纪王。”
小侯爷一听一吐舌头:“臣告退,臣这就去探望太后。”
“去吧。”
出了御书房,小侯爷就带着飞鹰和飞虎去了太后的住处,小侯爷一边走心里一边琢磨:“邓林决这次当真是和亲来的,万不是有什么别的鬼心思才好,上一次和亲黄狐狸那种做法,已经让他们不怎么信任了,这一次不会是趁机坑我们吧........”他事情还没想完,就已经到了,正准备抬腿进去却听见了女子的哭声,声音很小,一直压抑着。小侯爷顺着声音找过去,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坐在石头上抹眼泪。
“怎么坐在这里哭?”
小侯爷这句话吓了那姑娘一跳,她站起身问:“你是谁!一个男人怎么随意出入后宫!”
看着她的穿着小侯爷知道了这就是大黎公主:耶律莹玉:“哎哟,嫂嫂见怪了不是,是臣弟。”小侯爷笑着回答。
“臣弟?你是皇上的弟弟?”
“正是。”
耶律莹玉心里琢磨:我怎么不知道皇上还有个弟弟。“你..........”不过她转念一想这里是大盛皇宫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她低着头琢磨着,太后宫里的宫女正好出来见着了小侯爷:“侯爷。”
“哟,是翠荷姐姐。”
“怎么不进去。”
“这就进去了。”
“侯爷快些进去吧,太后这会儿还在生气呢。”说着翠荷看了眼耶律莹玉走上前:“大黎公主,您也莫要在这里哭了,太后一时不接受也不是永远的事,您先回去歇息吧。”
耶律莹玉点头正要走,被小侯爷拦下了:“公主,刚刚可是吃了闭门羹?”
“是。”
小侯爷笑了:“翠荷姐姐去忙吧,本侯带着公主进去,姑姑总不会说什么的。”
翠荷听了就施礼准备离开:“侯爷请,翠荷告退。”
小侯爷笑眯眯瞅着耶律莹玉:“公主请吧。”
“侯爷请。”耶律莹玉这个时候大概知道面前人的身份:这个人应该就是大盛常乐侯,当朝太后亲侄子老宋家的独苗,父亲是老常乐侯,母亲是当今圣上的姑姑,这是位真儿真儿的皇亲国戚。应该也是邓丞相口中的:红狐狸。因为小侯爷喜欢穿一身红色,邓林决就给他起了这个么外号:红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