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神都朝阳殿
孺子帝并没有坐在龙位上,而是坐在了台阶之上。抠着手指,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偌大的朝阳殿,除了孺子帝其他一个人都没有,时常伴随在他身边的大太监曹正,今儿也不在。
枝丫~~
朝阳殿的大门开了,穿着蟒袍的八贤王,龙行虎步走了进来,他看了看空空落落的朝阳殿,再看看坐在台阶上的孺子帝,开口问道:
“怎么,万岁一个人在这等本王?”
孺子帝见八贤王到来,放下并没有什么能玩的手指头,高兴的点了点头,“嗯,今天就朕和皇叔。”
“什么事儿?”八贤王微笑着回道,他估摸着,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单独来聊,也许就是一些私事,譬如说少年的心迷茫了,需要有人指导。
“皇叔,您说,朕学点武艺是好还是不好?”
果然如此,真被八贤王料中,确确实实是属于人生迷茫的问题,又或者是少年最会纠结的事儿之一。
八贤王左右思考了一番,抬着眉说道:“嗯,学点儿,肯定是比不学强,但你怎么突然想学它了?”
这个问题。孺子帝叹了一口气,四仰八叉直接躺在台阶上:“哎,朕呢想学,想学点武艺,不然就只能凭着这龙气国运,被动防御,那岂不是太不可靠了些?”
听得如此,八贤王觉得言之有理,实话,若万事都凭着龙气国运,来被动的做,那不就是等着挨打吗,这可不像个帝王的模样。
不过若是他要学,学什么功夫好呢?这自古以来,帝王学的功夫也就那么两三本。可就是这两三本,最多学到先天,到了先天之后绝了。
功法停滞不前,是要出事儿的。八贤王有些头痛,他的功夫是走的远,但不能教给孺子帝呀,因为八贤王的功夫前期是靠杀人来赶进度的,若是教给了帝王,怎么着?
指望着孺子帝,每天动不动就提着剑,提着刀上去砍大臣,定然是不可能的。
“你不如就学道经吧,我记得,皇家武库当中就有道家五十经中的三元经,三元经虽不是排列第一,但也是前三甲功夫,其中自有一番妙处。”
说到这儿,八贤王顿了一下,沉吟了一会继续道:“且天变之后,这些经文似乎都有些异变,越往前异变的威力就越大,你学这个,别的不说,自保绝对有余。”
孺子帝点了点头问道:“那咱们纪家流传下来的皇龙经呢?”
“皇龙经,它的路只到了先天,什么是先天你可明白?”
孺子帝摇了摇头示意不知。
他哪里知道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他就没有学过武艺,你要问他,什么是道经,什么是佛经,他还能能说出个一二来,问武学境界,那真是一问三不知。
见孺子帝茫然,八贤王不厌其烦的解释道:“江湖上所说的二流好手,一流高手都是后天,后天过了是为先天,天变之前,先天遍是这江湖上绝顶的高手,而天变之后,有几位人突破了下一层,这一层,吾命之为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