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吴良可有点想不大明白了。
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是不是周雨生做这套题超时了?
系统对做题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就是六十分钟,超时的话应该也是不算完成考试的。
“你做这套题花了多少时间?”吴良又问道。
“这我哪知道啊,断断续续的做的,下课有空就做几道题。”周雨生很疑惑,不知道吴良问这些有什么意义,“良哥你问这些干嘛啊?”
“没什么,就是考察一下你们的使用效果,要是效果不好不是砸了我的招牌吗?”吴良搪塞了过去。
“好吧,下节晚自习我再认真做一套,到时候告诉你花了多少时间。”周雨生见吴良的赠后服务如此贴心,心头也有点小感动,决定再做一套,给吴良做一个反馈。
第二节晚自习过了大半时间的时候,训练值突然从4219涨到了4220,吴良看看时间,9:25,将这个时间记在心里。
第二节晚自习下课,大家都整理东西回家,周雨生在门口冲吴良招招手。
“我做了一套生物题,从晚自习上课开始做的,总共花了55分钟。”周雨生以计时模式完成了一套生物试卷,时间控制得刚刚好,没有超过一小时。
吴良算算时间,第二节晚自习上课是8:30,到9:25,刚好是55分钟,那基本可以肯定自己的那个时间猜想是没错的。
“明天晚自习你再做一套物理,也测试一下时间。”
吴良知道周雨生物理不太好,做物理做得慢,一小时肯定完不成。
“行。”周雨生不知道吴良想做什么,但是自己晚自习反正也要复习做题,顺便计时一下也没事。
第二天首套物理做了87分钟,吴良依旧收到了训练值,于是吴良给他又挑了套难度比较大的物理题,这套题他肯定九十分钟做不完。
果不其然,第二节晚自习十点下课,周雨生还没做完,这套题就没有给吴良带来训练值了。
第二天又分发出去三五十套,但是训练值收入还是只有3点,这还包括了周雨生提供的1点。
吴良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如果这样的话,就算试卷分发到全校了,全校1600理科高三学生,按照这个比例一天也就二三十训练值的收入水平,付出的精力和收获完成构不成正比啊,现在一个“考奴”一天也能提供将近二十的训练值了。
沉思了几天后,吴良在路过一个文科班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名同学在背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吴良政史地依旧是二三十分水平,这句话他是没法用政治思想去理解的,但是其中一个词——上层建筑,却给了吴良启发!
从一般的含义来说,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维护阶级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
吴良是理科生,高考又不用考政史地,因而他获得系统后也没有去认真学过政治,这反而让他对上层建筑这个词语有了新的理解。
在一所学校里,最基础的当然是学生,随后的上层建筑是老师,更上层的建筑则是校领导,上层建筑对基础有着管控的能力,而吴良想要从最基础的学生中收割训练值,以基础的身份去完成这项工作当然有难度,但是如果能够打通上层建筑的关隘,借上层建筑之力,却会简单许多。
吴良决定了自己的路子:“从上层建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