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锦宁防线,没有了几十万辽东军,没有了每年几百万两白银,甚至上千万万两白银的损耗,大明的财政至少宽松了一下,进退的余地也大了很多。
守着山海关,只需要八万兵马,可以大量裁撤不合格的士兵,将领,挑选出精兵。也能防止辽人守辽土,形成当地军阀。
“我也该离开了!”
朱信思索道。
次日,到了皇宫当中,朱信开口道:“皇兄,我要离开北京,去往江南!”
“五弟,你这是!”天启皇帝有些不舍。
“皇宫太小了,北京城太小了,传说江南有风花雪月,江南美女无数,秦淮河更是有诸多绝色佳人。我一生贪财好色,正好到了南方经商,一边赚钱,一边泡妞把妹!”
朱信说道,此刻他仅仅是十二岁,可已经是一米五的个子了,也算是小大人了。
在民间,这段时间也能睡女人,生孩子了!
呆在北京城,终究是有太多的不自在。
“五弟,你要远行我也不拦着你,一路上要小心!!”天启皇帝叮嘱道:“记得早去早归!”
“皇兄,我晓得!”朱信说道。
“五弟,多带侍卫,外面不安全!”天启皇帝叮嘱道,说着就要安排两千侍卫相随,可朱信觉得太多了,一百就足以。千叮咛,万般嘱咐,一万个不放心。
“皇弟出门在外,没人照顾不行,不如让几个宫女相随!”张嫣说道。
“多谢皇嫂!”朱信说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长兄如父,天启皇帝好似父亲一般叮嘱着,至于拒绝,阻止五弟南下,根本不可能。五弟少年老成,为人聪慧,极有主张,决定的事情很难拒绝。
而天启皇帝也不打算拒绝,只是尽量为他安排好一切。
几天后,朱信离开了北京,踏上了南去的道路。
坐在京杭大运河上,乘船而去,一路上倒是方便至极。
奢华的大船上,各个侍卫守护着,各个宫女太监相随,船上还有各种美食,各自衣物等等,看着窗外不舍的大哥,还有皇嫂,朱信不由的心中暖暖的。
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
不久前,也就是册封为信王的时刻。
老师孙承宗给他起了字,为“由检”。
他为信王朱信,字由检!
我是朱信,也是朱由检!
碧波荡漾,大船继续前进着,向着南方而去。
PS:第一卷结束了。第一卷写得比较难,主要是查史料太多。而《明史》当中,有太多错误,有太多扭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