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本质,就是粮食、弹药、武器的比拼,至于将领的作用微乎其微!”
“战争是君王树立威严的根本所在,故而文臣要尽量避免君王接触军事,免得君王威望提升,明朝英宗皇帝想要讨伐蒙古,树立威望,结果失败了,出现了土木堡之变!”
在书房当中,朱信在不断书写着,写着如何练兵。
东林党权术再高明,再会算计,可扛不住满清的刀剑,也扛不住流民的砍杀……故而,朝堂争斗不重要,其他各个方面皆是不重要,唯有军事最为重要。
一个能打仗的君王,就是一言九鼎的君王!
开始编写联练兵大纲,主要是如何练军,如何强大军队!
林林总总的问题在不断盘旋着,从登基开始,就是在不断思考,维持他不断翻阅着古代各种书籍,比如《孙子兵法》《尉缭子》《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还有《练兵实纪》《纪效新书》等等。
结果,越是看着越是感觉头疼。
最后干脆丢弃不看了,这些兵书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可正是因为太有道理了,反而让人迷糊。
这些兵书,是臣子们给帝王看的,其中战略性为主,大道理很多,全局性东西很多,可细节上,还有战术性东西很少。
这样的兵书,适合悟性高的人,至于一般的书生看了,只会纸上谈兵,只会输的很凄惨。
事实上,什么是兵法,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实用;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容易混乱。
到了最后,统统舍弃了,开始思考起来。
首先在兵员选择上,市民不如农民,农民不如流民,流民不如矿工山民。
市民阶层,太过生活安逸了,生活太舒适了,注定不是好的兵员,就好似历史上迦太基不如罗马。罗马击败了迦太基,本质上是农民军击败了商人军队,市民军队。
农民种地时间长了,又是遭遇了士绅盘剥,也是战斗力低下,奴性太强了,可能比市民阶层强大一些,可也是有限,与流民比较差了太多。
至于矿工和山民,战斗力最为强大。
矿工,是有组织的挖矿,现在变为有组织的砍人。比如戚继光,招募的义乌兵,就是矿工。还有穷山恶水出刁民,那些上散去的土司军队,还有山林的百姓,也是战斗力强大。
前者,是广西的狼兵,四川的白杆兵;后者,是东北的八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