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在大明玩魔法 > 第五章 催命的催粮官

第五章 催命的催粮官

里长说的确实在理,士农工商,四民各有分工,大明朝对于户籍的管理同样是非常严格的,太祖钦定,军户、民户、医户、匠户、商户,还有贱户,各个户籍不能乱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明律明文规定:诸色户,许各以原报册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

所以这老里长那敢越过雷池半步,这可是下大狱的事呀,正是这种严苛死板的户籍制度,严重抑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苏晓心中暗念,如若有了机会,定要改一改这束人手脚的规矩。

正在二人闲扯的功夫,赵大奎一步三晃得跑了过来,冲着里长叫道:“官府派下的仓使到了,催收公粮来了”。

何三深顿时一愣,“这可怪怪,按理说,还差些时日呀”。

仓使本是没有品级的,连个九品芝麻官都混不上,只是山东布政司派下来收公粮的小吏,根本就算不上是官,上牛屯子隶属东梁县,这仓吏自然就是东梁县衙派出来的。

不过,官虽然小,但权力却一点不小,收粮这件事里的猫腻很多,让这芝麻大的小吏有了西瓜大的权利。

所以仓吏进村的时候,里长高接远迎,笑得跟个孙子似得,抬哄着这个脑满肥肠,肚子浑圆的差役,引着一大帮子的力工进了自己的院子。

赵大奎去招呼村民,让各家各户都备好公粮,准备向仓吏大人交差。

何三深前后伺候着,说话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话说走了嘴,得罪了这位老爷,所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何里长可不敢怠慢,这一屯子的生计,全在这仓吏手里攥着呢。

不大的功夫,村民们便四面八方得挤进了里长家的院子,将自己的公粮堆在脚下,只是乡亲们的神色都有些慌张不定,看那帮收粮的官差,都带着些许的惧色,就像是见了天敌似得。

“仓使大人劳苦了,远到我上牛屯子公干,实在是我们乡下人的荣幸”。

仓吏淡淡笑道:“里长客气了,都是为朝廷办事,为皇上当差,何来的辛苦”。

“小的不知仓使大人会提前几日来屯子,也没来得及备下好茶好饭,实在是对不住大人”。

“哎,里长不用客气,虽说我是第一次来屯上收粮,但在县衙时,咱们也打过交道,都是自家人”,仓吏说的倒是很客道,但苏晓看到他无意中流露出的眼神,却是很不友好,带着一股子阴邪的气息。

说话的功夫,力工已经将几只大小不等的木桶摆在了小院的正中间,那才是今天的主角:斛。是用来斗量粮食的计量器,根据每户的人丁多少,土地大小,填满相应的木斛,便是应该缴纳的公粮分量。

里长已经将全村的黄册奉上,送到了造册官的手里,那仓使与造册相互看了看,交换了眼神,便开始大声唱喝起来。

第一个交粮的就是赵大奎一户,他家有男丁三人,中等良田三亩四分,按律应该纳粮三大一小,就是填满三个大木斛和一个小木斛。跟来的力工将粮食倒满木斛,直到冒出一个小山包才停下来,然后取出一把铁尺,与木斛开口同样大小,用力一推,粮食堆成的小山包就像是天女散花一般,落得满地都是。早就守在一边的另一个力工迅速补位,将那满地的粮食全都收了去。

“损耗不计”,造册在一边完美衔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违和感。

一连三个木斛皆是如此,赵大奎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哆哆嗦嗦得说不出话来。

里长有些忍不住了,凑到仓吏耳边低语道:“大人,这损耗,往年都是只记一斛,今年这是…”。

“我说里长,一年是一年的规矩,再说…”,仓吏望了一眼远处的水车,“你们上牛屯子的收成想必是好的很,还修了水车,明年的粮食肯定满仓满谷,这点损耗,算的什么呀”。

“这…”,里长的表情顿时凝固了,他似乎琢磨过来了,为何这仓吏急急忙忙得闯上门来,这是来吃大户来了。

“仓使大人误会啦,这水车是我们上牛屯子村民自行修建的,没花什么银钱”,里长赶紧解释道。

“你们自行修建的?你们懂得如何修造水车,这上牛屯子长本事啦,除了种地,竟然也懂得营造啦,不如我与知县大人禀告,让你们一村全都改了匠户,如何呀?”。

“看大人说的,小人岂敢,俺们只会种这几亩薄田,再说那匠户那有种地来的实在,要不是朝廷开恩,迁户辽东,还分发土地,我等佃户怎能有自己的田土,这还要多谢诸位大人的关照,这点损耗,自当孝敬大人们”,何三深毕竟读过几年书,脑袋也灵光的很,一番吹捧过后,他冲自家的婆姨使眼神,很快就将一个塞着碎银子的布囊塞到了仓吏的手中。

接过贿赂的仓吏显得理所应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恩,我就知道你何里长体恤朝廷,是个明事理的人”,他转头对那力工和造册说道:“官府也要体恤百姓,这损耗就减半吧”。

虽然使了银子,也见了效果,但苏晓的心里却是咯噔了一下,看来修造水车这件事漏了富,还没来得及造福村民,反倒先给大伙惹来了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封州王水源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紫鸾记无敌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