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枭与雄 > 第三十五章:辽东往事(下)

第三十五章:辽东往事(下)

历史上在朝中时常有文官屡屡弹劾毛文龙,说其本人谋略有限,每年浪费的军饷无法计算,并且征招商贾,贩卖禁物,名义上在援助朝鲜,实际上是妄出边塞,没有军事的时候就以变卖人参、布匹为职事,有战争,也很少得到过他的功用。如:工科给事中潘士闻弹劾毛文龙浪费军饷滥杀俘虏的罪行,甚至尚宝卿董茂忠等一度请求撤了毛文龙的兵,专门整治山海关、宁远的军队。不过被兵部给否决了。

辽东督师袁崇焕曾上书请求派部臣到毛文龙处清理粮饷,结果被毛上书给反驳了,惹得袁崇焕很不高兴。就更加的惹得文臣不高心。所谓的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你毛文龙不让文臣给你“管账”,其实就是断了文人的财路。毛文龙在明朝时期攻打后金人时候,默认的漂没额度“每年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余俱报以“漂没”。毛文龙每每也因钱粮之事与文臣扯皮,官司直接打到皇帝面前。常常闹的一众朝臣大员很没脸面。其后毛文龙拜访袁崇焕时,袁崇焕按宾客之礼迎接他,而毛文龙却没有谦让,在文贵武贱的大明王朝,毛文龙的举动可以说是相当的无理。这就使得袁崇焕等文臣对掉毛文龙更加不满,最后直接起了杀心。

对于袁崇焕的小心眼,我们真不能高看。其为人可以说毫无容忍之量,且占有欲望极强。且其为人事,为达目的,屡屡不计后果。无论是与提拔、重用他的王在晋、孙承宗,还是后来的搭档王之臣,或者出生入死的部下满贵等等,都与之不和。就更不用说屡屡顶撞他的毛文龙了。

就如其为逼迫毛文龙议餉一事的所做所为。

“又严海禁以窘之。……臣改贡道於宁远者,欲藉此为间,皆所以图文龙。也赖皇上大纵神武,一一许臣。自去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袁崇焕《督师题本》)—————禁海目的(袁崇焕写的)

“先是,毛文龙驻皮岛以牵敌,二年三月,袁崇焕奏设东江饷司於宁远,令东江自觉华岛转饷,禁登莱商船入市。自是岛中京饷,俱著关宁经略验过,始解朝鲜贡道往宁远,不许过皮岛,商贾不通,岛中大饥取野菜为粮。”(《明季北略·袁崇焕谋杀毛文龙》)-----------作为旁观者的计六奇对此的描写

“据副将王重尧报称:奴酋奸细回称:天朝关上宁远米粮至贵,三个月缺饷,兵俱饿死,又说禁止登州海路运船,东江少粮,饿死多命,目今二王子已统精兵三万余,各带干粮出门,沿边一带牧马,要来犯抢等情。本日又据都司毛永良等报称:奴酋听得东江各岛绝粮,地上又无野菜,兵丁饿死,趁此发兵……”(《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据此自去年十月至今,七月无粮矣,草根树皮,遍山淘尽,奴知我饥,乘机相犯……”(《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四月初六日)

“……然各岛兵丁,正月早已绝粒,赊借客粮,寻挑野菜度日……随来男妇万余,跪哭震天,云非我等不忠不义,实是各要逃活性命”(《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三月十三日具奏)

且忽出禁海一疏,运粮不至八月,竟无颗粒之颁……”(《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闰四月十八日)----------断粮后果

“毛文龙既诛,岛中需米甚急,请令登、莱道府,速运接济。”(《崇祯长编》卷二十五)---------袁崇焕承认了毛文龙的断粮报告并无失实

“且手书相慰。粮米之外,犒其夷丁千金、猪羊、酒面。称之临发舟。仍为其请饷。凡此皆愚之也。文龙果堕彀中。”(《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袁崇焕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折手段的人物。他的手段不仅仅是对他认为的敌人,甚至对他的老上级崇祯皇帝也是如此。他为了得到皇帝的全面支持,从而掌控辽东不让任何人插手。他就直接给皇帝画了一个五年平辽的大圆饼。结果是为了支持他,崇祯为了钱粮搞的整个国家民不聊生,大乱四起。辽乱不但未平,反而使得女真骑兵屡屡进关大掠直接打到了皇城脚下。

这就注定了袁崇焕的结局。最后袁崇焕死了,有人说袁承焕被杀是因为崇祯相信了其有降清纳款。在莫源看来,正确的说是因为崇祯气愤袁崇焕的欺骗,杀来纯属是给自己出气的,也是用来给所有的文人杀鸡敬猴看的。

(扯远了,返回正文。)

“说来可耻”,杨定河拿着酒桶给自己灌了一口酒,“我身为明军,这一身的伤疤,一半是杀建奴换的,有一半倒是杀自家兄弟换来的”。杨定河苦笑一声,“我厌倦了这种厮杀,所以在登船的时候,我就带着自己的妻子易装成难民逃了出来。现在想想,当初或许也是将军自己愿意放我离去的。又能去哪啊?天下之大却无我等容身之所,早间我曾听闻他们要去往复州自立的,我知道这不现实,将军一向明智,他也知道。可他们却从没提及过降金,我们和建奴都是有仇的人啊”。

“武夫杀人一身血,文人屠城不用刀”。

刘浩听了杨定河的讲述不由的感慨到,“袁承焕啊袁承焕你真真是好手段啊”。刘浩不由的想到,如果袁承焕不死,或许历史上他还真能把东江镇和关宁军给吃的骨头都不剩,从而平了辽乱。

“孔有德降了,耿仲明也降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尚可喜没有降了”。刘浩拍拍脑袋不由自主的说道,“呃,对了,还…….”。

刘浩原本想说,还有个吴三桂,这样满清新老三大顺王就都全了。不过还没有等他说完,他的话头就被杨定河给打断了。

“大哥,你认为尚可喜也会降奴”?杨定河呼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不可能,这事是万无可能”!他见刘浩一脸愕然的不信,就大声说道。

“尚可喜是原辽东副总兵尚学礼的儿子,受辖于原东江总兵毛文龙制下。天启五年时(1625年),其父尚学礼带敢死队由抚顺赫图阿拉城后偷袭满清都城,不料事败,后金调集数万人马救援都城,尚学礼以及其他三位副总兵以及全体敢死队皆阵亡于乱军中。前不久,听闻尚可喜的哥哥尚可进也在对后金的战争中殉国。旅顺城破时,尚可喜全家一百余口皆尽末于乱军之中。”

“国仇家恨,所以........,大哥说可喜降金,吾是万不认同的”。杨定河一脸肯定的口气看着刘浩。

刘浩杨定河这么一说,他脸上是一脸的不自然。他在心里不由的悄悄的骂开了,“他妈的后世人都知道这尚可喜当了汉奸,后世的历史教材都这样的写的。现在你看的老子反倒是说谎话一般侮人清白。三藩之乱嘛,上过学的谁不知道。他是满清封的三顺王之一,书上没有写他如何降清的,为何降清的。倒是写了他的儿子叛清这门子事。”

不过,刘浩反过来一想,也不由的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可怜之人有可恨之处,但相对的可恨之人却必有可怜之处”。刘浩很难知道是什么样的情景,逼着这位为了大明帝国亡家灭门的将军背叛信仰,忘却十年的相死相杀,最后不得不落个认贼作父的下场。

面对杨定河的质问,刘浩却并不愿意表现出自己心里的别扭。他反而起身轻轻拍脸拍衣服,“不见得的,有仇恨不见的就不能降。全家死光了又如何,只要他尚可喜还活着,再娶就是了,过个十年八年的不又是一家人吗。我听说现下的后金皇帝皇太极,可是雄才大略的紧了”。

刘浩扭过头看了看杨定河见他一脸愤恨的看着自己,便又说道,“没什么不可能的?你现在想想当下的皮岛总兵是谁?是沈世魁啊!如你先前说的,皮岛兵变是谁镇压下去的?是尚可喜呀!他压的是谁,耿仲裕那群人吗?不是,在沈世魁看来,尚可喜压的是他,是尚可喜让他丢掉了到手的官位和权力,甚至可能一度差点掉来脑袋。现在权利又回来了,你认为沈世魁会让尚可喜好过?是你你会吗?”

听闻刘浩的话,杨定河重新瘫坐在了地上,嘴里不住的默念着,“不会的,不会的”,不过他说话的语气,让人听着就知道这话却是连他自己都不信。

……..

果然,在崇祯六年年底春节之时传来了尚可喜投降后金的消息,从那以后杨定河看刘浩的眼神较先前是大不一样了,当然这是后话。

………

就在刘浩和杨定河在海边喝酒叙话的时候,一条海船靠到了兴业岛上。从船上下来了两个喝酒喝的七到八歪的酒鬼。执勤的喽啰一看却是王二和布莱克两人。

“布莱克,如何?我王二可曾有欺骗于你?”王二和布莱克相互搀扶着晃晃荡荡的说道。

“不,王兄弟,你没有欺骗我,你是一个绅士,真正的绅士”,布莱克晃头晃脑的说道。

“那你说,我大哥待你如何”?王二又问道。

“慷慨,慷慨,将军是一个骑士”,布莱克对着天举起了手里的酒壶,“他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骑士”。

“这就对了布莱克,只要你诚心为大哥效力,我敢保证大哥绝对不会亏待你的,大哥从来不会亏待自己兄弟”。王二一挥手豪气的说道。

“当然,当然,王兄弟我会和你一样,我会像信仰上帝一样,为将军奉献我的忠诚,现在起,将军就是我的上帝”,布莱克说道。

“不,不,布莱克,我大哥不是上帝,你也千万不能拿他比作上帝,那样他会生气的”。王二连忙对着布莱克说道,然后对着布莱克的耳边轻轻说道,“不过布莱克,今晚你会找到上帝的,而且我保证包你满意”。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一步一音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