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一师点检唐成义,和羽林三师点检伍中柏,乃是所有师将之中最为年轻的两位,都只有三十来岁。这二人都是先前郭继恩麾下的营管,直擢旅将,又入枢府担任战训司参谋,如今俱都成为率领万众的三品护将军,尤为郭继恩所看重。两人都是形貌出众,只是伍中柏面容更为硬朗一些。他与师监吕义才齐至辕门处迎接郭继恩等,见郭继恩下马,他便抱拳说道:“徐智勤败于巨野县城,必定会卷土复来,都帅当提醒霍参政、向统领,小心防备。”
“你说得有道理,回头本帅就遣人往汴梁传信。”郭继恩扫视一眼伍中柏身旁的吕义才,“吕师监,过几日你便往枢密院去,转任监军署判官。”
吕义才大出意外,但下意识挺直身体:“是,卑职唯令是听。”
郭继恩点点头,大步不停走向点检署,同时转头询问伍中柏:“你麾下三个巡检,三个旅监,谁来接任师监职务为好?”
伍中柏想了想,迅速答道:“安士政。”
郭继恩瞟他一眼:“为何不是海拉苏?”
“海拉苏刚猛无俦,安士政则沉毅持重,有大将之风。”
“虎父无犬子?”郭继恩笑了笑,“教他也来衙署见我。”
安士政时年三十一岁,跟其父安金重形貌颇似,郭继恩询问了他几句,便转头示意于贵宝。
于贵宝点点头,沉声吩咐道:“吕师监即日起转往枢密院,出任监军署判官。羽林三师师监之职,由你来接替。”
“是。”安士政虽觉意外,还是躬身抱拳,“谢都帅、都监提携,卑职必定不负所托。”
郭继恩满意地点点头,正要说话。一名亲兵哨长匆匆进来禀报:“都帅,许令史和瑞凤郡主殿下两位,从燕京赶来了,说是有紧急军情!”
两个女孩一道从西海池赶来西山大营,郭继恩、于贵宝、周恒都是微微变色,周恒连忙吩咐道:“快请她们进来。”
徐智勤从巨野撤围,南退成武之际,接着就是临沂徐智兴军猛攻临朐。驻守在兖州的羽nn第五师接到行营总管杨运鹏从莱芜发来的书信,师监杜屹对点检陈清怀道:“大总管既已遣出援军,定然另有反击之后手,为此,是以再调兵马往莱芜。”
“既如此,就请杜兄弟率第三旅守兖州,某带着一旅二旅,这便赶赴莱芜。”陈清怀点头同意,“兖州是山东大城,绝不可失,这里就托付于杜兄弟了。”
兖州城池方长十四里余,呈东西宽而南北窄的长方形,城内丁口繁盛,水塘众多,虽经战乱,依然可称做一处富地。杜屹也知道兖州绝不能失,于是爽快答应下来,又嘱咐陈清怀一路小心,不可大意。
陈清怀比杜屹整整大了七岁,当下哈哈一笑:“我羽林健儿,骁勇为诸军之冠,岂畏中途遇敌哉,只怕他不来。”
于是羽林五师第一旅、第二旅,计六千七百余人,除二旅旅监余广章因为害病,依旧留在兖州,其余皆随点检往东,携火炮六门,火枪二百余支。军容壮盛,意气风发,经曲阜、泗水开赴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