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山本离楚宫不远,说回去便也回去了。
这几日倒是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儿,让楚岐烦了老半天。原本是不必与素华商议的,只是,眼下这事儿刚巧不巧地卡着,总让他不如意。
“裕王殿下上书求娶姜家小姐,皇上思量了两日,可有了眉目?”
素华抬了抬眼睛,见楚岐用右手抚上眉心,像是遇上了棘手的事情,心里也微微慨叹。
楚岐道:“先前朕将宝璋郡主嫁过去,是想制衡姜家的新旧势力。如今老一辈的连同太后仍旧盘桓在大长公主那儿,新一辈的跟着姜胤隐隐归属于朕”
他眯着眼睛,手下的力气重了几分,按得眉骨钝痛,可这分分寸寸去到心里的痛,也并未能疏解他半点郁闷。
他从未留意过裕王这位旁支的王爷,若是赐个婚也没什么,只是好巧不巧的,偏偏是看上了姜家的人。
窗子关着,外头“吱儿”“吱儿”的蝉鸣像是从红木窗格的纹理中渗进来。
断断续续的声响像比之盛夏时多了几分萧瑟死气,楚岐不说话,反而奇异般地耐着性子听。
不多时,那在风里颤抖的凄切哀声终于止息,屋里久久寂静,楚岐手指的指节重重敲在桌上,发出“笃”地一声闷响。
他已然没了耐心,眸子间尽是恼意。
“宝璋郡主这步棋咱们走得不错,只是裕王如今这般行事,又是要怎的?”
瞥见素华还是垂着手站着下头,他抿了抿唇,又朝客座那儿一指。
素华应着楚岐的意思坐下来,思忖了一会儿才斟酌着开口。
“裕王殿下其人多年来不声不响的做闲散王爷,整日里不是修习诗文就是出门远游,并不过问政事。先前您将郡主嫁过去,那边也并未说什么,倒是很恭顺的。如今殿下骤然求娶,还是姜家的小姐,臣想这其中是否有深意?”
楚岐闻言,目光幽深了些,忽而嘴角含了几分嘲弄的笑意。
“素华,裕王的眼睛真是毒,姜家一门大族,并非只有一个待嫁女子,你可知他求娶的是谁?”
素华说:“听说是太后娘娘的侄女,名唤姜翎的。这位小姐在京中贵女之中名声不错,最是端庄贤淑,求娶者众。不知是姜家小姐眼高于顶,还是姜家认为小姐奇货可居,一拖再拖”
“哦?”
楚岐不曾留意闺阁女子之事,故不知其中奥妙,听了这话起了好奇之心,偏过头去瞧了他一眼,闲闲地抿了口茶。
“莫非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真是这般半天朱霞的人物,也只有富贵王爷可堪匹配。虽说裕王是旁支宗室,可再怎么说他也是皇亲贵胄若是朕赐了婚,倒像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姻缘。”
素华听楚岐像是松了口,赶紧回道:“旁人也就罢了,只是臣以为此事有些蹊跷,要不容臣细细探查?”
楚岐不由得点头,耐着性子说:“事涉姜家,是该小心些。”
话音刚落,他的目光重新回到那封折子上,啧了一声:“不过裕王这封求娶的折子,是一桩即刻便能点头的好事,朕也不好拖得太久,不然要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折子被他推远了些。墨中金屑衬着从门里探进来的日头,在白鹿纸上晕出灿灿的碎细光。
楚岐乍然被这光晃着了眼睛,微微别过头去。
“素华,朕给你十日,好生摸清楚裕王行事的初衷,若是未见异样,朕便许了两人的婚事也实在不好不允。”
素华知道此事轻重,起身行了个礼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