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朱棣身穿龙袍坐在金漆雕龙宝座上,目光威严的扫视着下方的诸位大臣,苏寒则平静的立在左侧前方。
“诸位爱卿,我大明数百艘宝船已经督造完成,各方粮食器械也已准备妥当,不知道这巡洋正使的人选,谁可堪当大任。”
“皇上,臣以为齐国公堪当此任。”
“皇上,臣以为齐国公虽然统领能力不凡,可其脾气暴躁,万一和海外邻邦发生冲突,岂不是有损我大明威严。”解缙从右侧站了出来。
“皇上,臣觉得解大人言之有理,在下虽有些许统兵之能,却没有水上作战之经验,不过臣心中倒是有一人选。”
“哦,是何人!”
“此人便是长江水师督统吴宣。”齐国公按照苏寒的计划对着朱棣推荐道。
“皇上,吴宣只是在长江有水战经验,大海不同于内河,风暴无常,臣怕其也不能担当此任。”解缙接着说道。
“那你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见解缙再次开口,朱棣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火气,厉声问道。
“皇上,谁人不知太祖遗训,禁止片板半帆下海,一人出海者斩,二人出海者斩其一家,三人出海者诛其一族,统帅船队出海之人更将诛其三族,所以臣认为没有人适合统帅船队出海。”
“嘭。”朱棣一脸怒气的拍在龙案上。
“皇上,臣愿率大明船队出海。”正当殿中一片沉寂之时,郑和站出来跪在朱棣面前语气坚决。
“郑和,你不怕诛三族吗?”
“皇上,郑和自小就是孤苦伶仃一人,又何惧之有。”
“皇上,宦官和后宫…”
不等解缙说出口,苏寒一步跨出抢先开口“父皇,儿臣愿随郑和一同出海。”
“解缙,你还有何话可说。”朱棣没有理站出来的苏寒,盯着下方的解缙问道。
“臣无话可说。”
看见苏寒站出来,解缙就算再大胆也不敢继续拿诛三族说事。
“既然无话可说,那朕就着郑和为巡洋总兵正使,王景弘随同为副使,吴宣也一同作为水师指挥一并辅之。”
“臣等遵旨。”
“求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儿臣愿意以蕃镇之地换取随船队下西洋的机会,为我大明杨威海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见朱棣唯独没有册封自己,苏寒再次向前一步恳求道。
“高煦,你的事朕随后再处置。郑和,命船队尽快做好出海准备。”看了眼苏寒,朱棣对郑和命令道。
“是。”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