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旨,宣汉王进宫面圣。”
汉王府中,苏寒跪在地上,恭敬的接了圣旨。
进宫面圣,难道是同意我上次朝会的请求了吗?看着手中的圣旨,苏寒心中猜测到。
“来人,备马。”
带着疑惑苏寒一路进入宫中,在内侍太监引导下来到了奉天殿后的华盖殿。
“儿臣参见父皇。”苏寒走近行了一礼。
夏原吉,解缙和另外几位文官也都站在两旁。
“高煦,这次朕宣你进宫。原因想必你也能猜到几分。这一是答复上次朝会你请求之事,这二则是朕想问问你关于我大明水师出海的看法。”
“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我大明水师出海百利而无一害。”
“哦!说说。”
“儿臣听说今年沿海地区发生灾害,百姓颗粒无收。出海不仅意味着朝廷取消了海禁的政策,更意味着我大明数千万的百姓的生计得到了解决。”这是第一利。
“海上贸易货物往来不仅能加强我大明与沿海诸国贸易文化交流,还可以带给大明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充实国库。”这是第二利。
“海外诸多南洋同胞深受海盗侵袭,我大明水师怀着和平礼仪出使南洋诸国,不仅可以清理了沿海的海盗,更宣扬了我朝天威。”这是第三利。
……
“夏原吉,解缙你们听明白了吗?就算连朕这个只会打仗的儿子都能道出如此多出海的利处,你二人身为文官不会不懂吧。”
“解缙,你身为天下第一才子,身在其位却不思其忧,朕在国子监替你准备了一块地,你先去种地吧!”
“臣领命。”
见到二人无奈的表情,朱棣的脸上似乎露出了微笑。
“高煦,你的请求朕同意了!不过朕并不打算给你任何职位,但是在海外你可以代表我大明。”
“谢父皇。”
苏寒心中即便欣喜万分,也没有喜形于色。得到朱棣的同意,这次任务基本上就算完成了一半。
就算不给任何权利又如何,又有谁知道吴宣已经投靠了我呢!
“父皇,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见朱棣又和解缙两人聊起了其他政事,苏寒轻声开口道。
“好,你先退下吧!一切行李准备妥当后便去你母妃那里看一下,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晚上便来乾清宫吃个饭吧!”
“儿臣告退。”
苏寒一路快马回到府中,吩咐下人准备好自己出海所需的东西后,便开始处理其他琐事。
晚上苏寒如约赴宴,这算家中的饭,没有皇上臣子之分,大哥朱高炽也在坐在席上。
饭中自然避免不了唠叨,想到朱高煦最后的结局,苏寒还是蛮感慨的。当然,这也是皇家避免不了的事,谁不想当皇帝,不过现在苏寒既然取代了朱高煦,自然不会再走上其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