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积极鼓励张宝福老师参与其中,从平台提高张宝福老师的站位。
尽量避免低级趣味干扰和影响张宝福老师的情绪和感情,把正能量凝聚到团委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在教导处工作安排,他精心设计安排了学科故事德育渗透观摩课。
老师不是喜欢讲故事吗,他可以引导老师们,把每个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故事寓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科德育渗透功能得到有效加强。
为此,他把这样的好做法,撰写成经验汇报材料,由张校长反馈到教育局。
万龙平局长对这种做法非常赞成,建议在全县教育系统推广石脑中学的具体做法。
教育局教研室龙主任,还专门召开学科德育渗透工作研讨会,会安排朱友康做了典型发言。
蓬州县教育局教研室资讯汇编,出专刊专门介绍了石脑中学的先进经验,同时刊登了朱友康老师在全县教育系统学科德育渗透研讨会的发言材料。
随后,中文自学指导,中学政治教学,新州日报,等报刊也及时进行了宣传推广。
万龙平在全县教育系统“八配套”实施动员大会,再次表扬了石脑中学的德育渗透活动搞得好,搞得生动活泼,搞得扎实有效。
希望全县在实施“八配套”工作中,也要像石脑中学积极推进德育渗透工作那样,要搞得生动活泼,搞得扎实有效。
朱友康这边各种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张美珠这里更加热闹,如日中天。
加工厂为了增加产品产量,开始扩招工人。
张美珠看出这是一次机会,就把朱友康的两个妹妹介绍到加工厂。尽管路途遥远,为了给家庭多增加一些收入,她第一次动用了个人关系。
这个时候,朱友康工资为125块钱,而张美珠的工资则达到了250多块钱,整整比朱友康多挣了一半的工资。
进了加工厂之后,友莲被安排在酱菜车间,友梅被安排在罐头车间。友莲的工资也领到了每月70块钱,友梅则领到了90块钱。
为了多挣钱,友梅经常把核桃带到家里加工,父母和友莲也都可以帮忙加工核桃仁,这样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友梅的工作是计件工,白天在工厂剥核桃仁,多劳多得。核桃仁还可以按照加工厂指定的比例标准,把加工好的核桃仁及时回收。
两个妹妹的工资有了来源,朱友康的父母,心里感觉轻松多了。
有了张美珠的帮助,家里的收入一天天多起来,友健也时不时地从蓬州中学跑到嫂子家里吃一顿饱饭好饭,然后再向嫂子借一些急需开销的钱。
嫂子从来都不小气,多则百儿八十,少则三十五十,经常接济正在高中复习的弟弟友健。
刚感到轻松一些,问题就来了。
朱友康84岁的奶奶突然病了,朱友康的父母和大伯都要在家里伺候着,两个姑姑也经常来看望,有时候一住下就是几天。
听说奶奶病了,张美珠利用朱友康的礼拜天在家时间,和朱友康一起,买了各种酥软的糕点和奶粉,老人能吃和喜欢吃的食品,回到家里看望。
奶奶看到孙媳妇回来看望,一下子精神了许多。
因为,奶奶看张美珠最亲,尽管结婚时间不长,她对奶奶最好,只要在家,就会三天两头来陪陪奶奶,和奶奶说说话,帮奶奶做些事。
更重要的是,奶奶没有病的时候,胃口特别好,张美珠经常为奶奶买一些爱吃的东西,奶奶打心眼儿里能够感受到张美珠对她的好。
只可惜,奶奶病了,这次不能和平时那样去吃了。
张美珠看到奶奶病得这么厉害,心里非常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