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将国库亏空之事告诉了董太后,然后面露难色的说道:“太后,您看这......这该如何是好。”
董太后看了看袁隗,心想如果好办我还会找你办吗,不过还是故作惊讶道:“此事当真?想来定然有奸佞之人挪用国库之资,我大汉江山屹立四百余年,是不会连登基之资都拿不出。”
国库充盈与否事关皇家威仪,因此董太后自然不会承认国家没钱这个事实。
“太后说的是,只是陛下登基迫在眉睫,这钱......”袁隗垂手作揖道。
董太后整理了下仪容道:“袁大人,哀家已经将此事交与你全权处理,你就没有一点办法吗?”
虽然袁隗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干,但被董太后这么一问,还是颇为羞愧,毕竟他们袁家四世三公,代代为皇家分忧解难,此时皇帝登基这么大的事他却束手无策,怎会不羞愧呢?
袁隗想了想,只能把杨赐给他说的办法搬出来:“太后,微臣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我们袁家牵头,让洛阳城内的贵胄富商出资办理皇帝登基之事,尔后再颁发诏书对这些出资之人加以褒奖。”
董太后听了,摇了摇头:“袁大人,此事若是传出,那我们皇家的脸面往哪里放?洛阳城内本就人心不稳,若再有人借此生乱怎么办?”
袁隗满脸通红,却又不知如何作答。
董太后沉默了一会,道:“罢了,你立即召集百官于养心殿集合,大家伙一同商议一番。”
袁隗重重的作了一揖道:“诺。”
董太后回到屋内,却见苏陌已经穿好衣服,于是上前一边帮他打理衣服,一边说道:“少保,一会到养心殿集合,到时候百官都会到。”
“发生什么事了吗?”苏陌问道。
董太后眉宇微凝,朱唇轻叹,望着苏陌道:“还不是为协儿登基之事,如今国库空虚,根本承担不起协儿的登基大典。”
董太后像个小女人一般,向苏陌诉说着心事。
苏陌看着董太后忧愁的模样,捋了捋她的头发道:“下官家中还有黄金万两,愿为太后解忧。”
“不够。”董太后摇了摇头。
“......”万两黄金都不够,苏陌愣了一下。
董太后看着苏陌的样子,笑了出来,抱着他道:“少保勿忧,待会在养心殿内,哀家定会将此事解决。”
“妙儿,如今朝廷内忧外患,不宜铺张浪费啊。”苏陌道。
董太后听苏陌叫她妙儿,满脸都是宠溺,好像又回到了少女时期。
“事关皇家颜面,马虎不得。”董太后毕竟在皇族中算是长辈,思想还是比较守旧的。
苏陌知道董太后心意已决,也不再说什么,他在想如果夫人在,一定会有什么办法筹集钱财。
半个时辰后,养心殿内。
百官并未像上朝那样站成两排,而是不分大小官职,交错站着,他们不时低声耳语,在揣测董太后此番召集他们到底所谓何事。
“太后到~”
众人听闻,都不再说话,恭敬的齐声道:“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董太后点了点头,在宫女的搀扶下坐在了主位上,扫视了一番群臣,说道:“诸位大人,哀家也不拐弯抹角,此番召大家前来,为的是协儿登基之事。协儿后日便要登基,而一应用度依然缺东少西,大人们可愿为我分忧?”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各个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董太后是什么意思。
片刻后,袁隗率先作揖道:“臣愿为太后分忧,愿献出千金填补空缺。”
袁术听闻,不是很高兴,他不知道叔父为什么非要他们袁家牵头,而且还要出大头,他们袁家的产业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因此并未像之前商议的那样,主动站出来。
而袁绍虽然比袁术有头脑,可也不愿做冤大头,他是庶出的孩子,家族里的人平时就低看他一眼,现在他出来逞强,指不定事后多少族人站出来嘲讽他。
除了袁氏一族,在站的还有许多官员,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能拿出的钱财少之又少。
“臣愿为太后分忧,臣愿献一百两白银。”
“臣愿献出八十两白银。”
“臣向来清贫,只能献出铜钱十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