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不能按脸谱化的思维定式来考量现实中的人物。
黎安民见面前两个年青妇人站着不说话,只道她们初入皇宫内院,有些畏惧,又温言安慰道:“你们千里迢迢来京里办差,也是不容易。在皇城里若有不便处,一则多体谅咱们如今也是忙乱之时,二则只管同掌司的人说知,莫要搁在心里才是。”
接着便向黎掌司道:“这些可都是各地来的高手,不同于那些做杂役的。都是为朝廷出力,咱们理应善待才是。”
黎掌司忙哈腰:“是是,侄儿不敢怠慢的。对这些女师傅们都是极敬重的。”
这叔侄俩体恤一通,贞锦依与纾锦宛先前在尚衣监的遭遇带来的那些不快,一下子消散了许多。
二人赶紧福身行礼,齐声道:“谢大监正关怀。”
黎安民笑道:“不必多礼,叫你们来这里,也是为了你们手头这点子事。”说着向旁边点了点头。
黎掌司便指了指窗边的一张桌子:“你们瞧瞧这件宝贝。”
贞、纾二人顺着指向看去,就见长方的大条桌上,摆着一张三尺多高、四尺多宽的屏风,折为三扇,边缘是黑檀木框,框中绷着的正是织着彩色缠枝花纹的绞索绣罗。
黎掌司解释道:“这是尚宝监才从库里寻出来的,没想到宫中竟还有一件绞罗锦,还是彩织的绣罗。”
原来昨天织锦司寻找绞罗锦的事,很快被尚宝监的人知道,那监正记得自家的库房中正有一件从前朝宫中传下来的绞罗屏风。
作为专门掌管各种古玩珍宝的内行人,这东西的贵重程度他要比尚衣监的人明白多了。
他一寻思,这样的东西在古玩行中已是有价无市,未必只是织锦司想要来做样品。
想到织锦司的新任掌司与黎监正的关系,便叫人将屏风寻了出来,自己亲自带着几个长随,用专门装屏风之类东西的扁箱抬了,立马送到黎安民这里。
黎安民虽知他是有心巴结,但看这屏风矮短,便说:“这屏风放桌上嫌大,搁门口又嫌小,拿来做甚?”
那监正便解释:“这是件古物了,您瞧这款式,还是古时席地而坐时用的。”
黎安民正色道:“那就是宫里藏的古董,咱家这里怎么能用?”
那监正忙说:“并不是给您使用,是小的听说织锦司要试织这绞罗锦,四处找这样的东西,想到库里正好有一件,因不合当今使用,放着也白放着,这才寻了出来。给织锦司拿来做个样子也罢,看看前人的织法也罢,定然用得着。因这物件确也贵重,小的不敢擅自做主,特抬过来请大监正定夺的。”
黎安民这才让放在自己屋中,并派人把黎掌司叫了来。
一问方知织锦司想要照着旧锦的样儿织出失传的绞罗锦,黎安民也高兴起来,嘉许那尚宝监的监正一番,便命黎掌司去把能重织古锦的织工找来。由此贞锦依才得以站到了这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