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他一直在思考,发展之路究竟该如何选择。而第一步,他选择从教育入手。
北丰县城之战,已经接近尾声。
这场战争中,招降团爆发了。招降团的头目张文大胆地收编降卒,让那些未达到军队招录标准的降卒进入招降团,从西门到北门,再加上城外收编的,共计二百余人。这些人聚在一起,整个县城里的人几乎都能认个遍。
每每到达一处关卡,招降团人员便首当其冲,现身说法。大讲秦家军的待遇,讲述他们被俘期间被善待的遭遇,总而言之,父母给了他第一次生命,而秦家军让他获得了新生。
熟人间的信任使得招降团无往不利。秦家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向前,向前,再向前。一路走来,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地壮大。
县衙的势力因县令的死亡和家产被抄而消亡,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公孙家和孙家收编。因此,这些人也就被公孙家和孙家推出来做炮灰。
可是,县衙的人平时都是跟什么人打交道,三教九流,地痞流氓,他们岂能不知道公孙家和孙家的意图。因此,招降团成员刚开始忽悠,他们就降了,根本就不带反抗的。这让招降团的很没有成就感。
公孙家和孙家派来督战的人很被动,束手就擒吧,心有不甘。杀鸡儆猴,力量又不足。就这样,他们犹犹豫豫,在纠结中被擒获。哎!终于可以不用纠结了。
秦汉进城后,秦义和秦龙每隔一个时辰就向他汇报一次进展。
听完士兵的汇报,秦汉很兴奋。
秦义和秦龙二人分别围上公孙家和孙家在城中的宅院。由于这两家的家主在南门被攻陷后,已经携带亲眷逃出城去,因此,战斗并不激烈。很快,两家就被攻占。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耿家的背叛,这两族把失城的责任推给了县令的家人,被瓜分的县令家眷大都被处死,连襁褓中的孩子都没被放过。偶尔有一两个未死的,也被人摧残的奄奄一息,几无活念。
北丰县的两大豪强被铲除后,整个县城就剩下零零星星地战斗。东门和北门的抵抗并不强烈,再加上招降团的助攻,北丰县已经被完全占领。
秦建计休息片刻,就命手下找来县衙的属吏,想要了解县城的户籍、田地等情况。
见风使舵的衙役,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没有被公孙家和孙家看上,正忧虑生计。
当他们打听到县城被秦家控制后,迅速出现在县衙门口。他们知道,这个县城离不开他们这些熟门熟路的地头蛇。
秦汉自然不会去理会这些杂事。他需要手下进行战功统计、编册和发放奖赏。这些事情都非常繁琐,他听了一会儿就觉得头脑发昏,只得甩缸给秦儒,让他头大去。
还好,秦儒经常跟随其父处理各种事务,并非书呆子,更不是酸儒和腐儒,倒也干的有声有色。